当公司真正重视人才培养与组织发展,企业培训应与经营战略与人才发展战略紧密相联,不再是受训者的负担、任务,而是荣誉与机会。教育培训主管必须有自己的思路和主张—秉承公司战略和人才发展规划,从公司内外组织各类相关课程和教育培训资源。
什么是“满意的”教育培训
企业培训的目的主要不在于取悦受众,而在于使之有所触动、受到影响和激发。
大体而言,课评能够真实地反映培训效果。课评分数是唯一、相对客观公正、一视同仁的量化指标,类似用高考成绩评价考生一般。课评的分析解读应与教育培训的使命、目标紧密结合。目标是解读课评均值时必须把握的尺度。如果主要诉求在统一思想、构建团队、求同存异、促进共识,那就应最大限度地使得尽量多的人满意,避免或者尽量减少不满意的比例。
其次,对于知识概念性、方法流程性、通用常规性课程,培训效果主要取决于讲师的素质和授课方法。而对于领导力这样通常见仁见智的题目,大家也许都觉得课堂热闹,比较满意,也没什么太多可以反对的,但教育培训的效果基本上是不痛不痒,不会在观念上和行动上有多少提升。大家只是不反感,也不激动而已。
教育培训主管的独立主见,最终体现在对教育培训基本意图与战略方针的理解与坚持。教育培训是为了培养人才,使其在知识、职业技能、行为等方面有所提升。因此,在保证一定受众满意度的基础上,要力求挑战受众的思维。因此,对课程的满意本身并不应该成为教育培训成效的唯一指标。
因“材”施教
使受众预期与课程的内容、方法尽量匹配,是保证教育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众学员的特点与预期,也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质量以及课程评估的结果。
受众预期学员满意,往往是因为课程符合甚至超越了预期,大致有如下情形:首先,帮助自己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了原有想法和做法,超出了预期;其次,开启了新思路和方法,从而可用新办法解决问题,亦超出了预期;再次,证实或佐证了既有想法和判断,“正中下怀,暗合心意”,符合自己的预期。因此,使受众预期与课程的内容、方法尽量匹配,也是保证教育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怎样选择主导讲师
没有良好的专业功底和研究建树,讲师基本与演员无异。作为教育培训主管既要主导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规划,也要把控外部讲师的选聘。首先、绝不能错位,把务虚见长的讲师安排给实战性强的课程与操作层面的受众,也不可把技术性讲师配备给需要面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高端决策者。其次、讲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决定授课效果的两大关键要素。
与目标相适的授课情境设计
受训者多看重课上一时在某些点上的感受。因此,无论何种授课方式,增进学员现场的体验与感受至少是有益无害的。
不管是否原创,教育培训的关键是要把课程内容成功地传递给受众。
比较而言,时下风靡的行动学习,对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把概念学习、框架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融为一体。实际结果可能是,实战派清晰具体,容易记忆,大家反而觉得有体系;学院派的大多内容繁杂,即使有体系,大家也看不清、记不住。然而,总体而言,受训者多看重课上一时在某些点上的感受。因此,无论何种授课方式,增进学员现场的体验与感受至少是有益无害的。
总之,应将相应的授课方式与课程目标及内容尽量匹配。比如,如果希望鼓励自我反省发现组织面临的问题,那么将上司和下属放在一起讨论则比较尴尬拘束,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