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是一个企业在对某个岗位面试合格予以录用之前对其既往的工作单位、任职时间、任职职位、工作表现、离职原因、薪酬福利甚至是候选人的性格、为人处事等综合方面的调查,并将最后的调查结果和简历以及面试的情况核对是否一致而决定是否最终录用此候选人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背调的时间、方式、内容及提问技巧来进行相关的阐述。
01、背调的时间
尽量选择在一周的中后段,比如周三、周四。接受背调的HR一般都不愿意在黑色的周一或忙碌的周二接到一个与自己工作无关却需要他配合完成的工作。
若是在不合适的时间接到这个电话,或许对方常见的处理就是用最快的时间敷衍你的访问,他不耐烦的语气音调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情绪和背调的质量。
还有一个关于“背调时间”的细节,是你和候选人确认好offer并经对方同意你背调后,最好在挂完电话的当天就做这个动作,为的是避免候选人提前做好铺垫工作,不然你的背调就仅仅是个形式了。
整个背调完成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5-30分钟内,根据具体岗位及当时的情况调整,过短不利于质量,过长也会使得信息量过大而影响判断。
所以对于时间的把握需要综合考量,合理安排。
02、背调的方式
通常有电话调查、书面调查以及第三方调查。
最常见的是通过电话,优点是方便快捷,不足之处是形式相对随意;
书面调查是以电话为辅,书面调查反馈表为主,好处是相对比较详尽、正式,但因为书面反馈流程繁琐、耗时太长可能会降低其反馈的真实可靠度。
而第三方调查相对来说成本较高,且若第三方不是太了解当时面试的情况,会影响对候选人的真实判断,但若是一些高端的重要岗位,且企业HR不方便去电话背调,通过第三方相对会更适宜一些。
03、背调的内容及提问技巧
一般背调内容包括:
▶ 任职单位确认
是否属于其原在职员工,可能你会说,单位应该不至于造假。不过本人还真遇到过,我提供了候选人很多信息,但对方还是很肯定的说没有这个员工。
“任职单位”细节tip:还有一种情况,该员工只是在这家单位上班,但劳动合同主体,也就是甲方并不是这家企业,一般是外包或劳务派遣的方式。
▶ 任职时间
这个是求职者最喜欢造假的,一般都会多写几个月,对于这个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若不是太过分,且员工在面试中已坦诚交代,个人觉得一般也是可以理解的。
▶ 职位
也是一个相对容易有水分的部分,可能之前是专员,但简历上写的是主管,个人觉得,经理级以下的职位人选,若是因为这家企业晋升通道有问题,优秀的候选人没有得以施展的机会才跳槽,且人选表现优异,也可以考虑。毕竟人往高处走,若是平级跳动吸引力也不大。
“任职职位”细节tip:若是经理级及以上职位,比如候选人在A企业任职3年,目前是经理职位,需要调查其是以经理职位入职的还是后来晋升上去的。
因为从其实际职位的任职时间,一般来说任职时间越长相对成熟,对企业的风险越低,其次可以通过这个晋升了解这家企业的晋升机制和候选人的真实能力。
▶ 薪酬
因其敏感性一般都不会直接告诉你或明确告诉你,那等于泄漏了自己公司的薪酬行情,尤其是同行,这是身为HR最为敏感的问题。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你不能直接去问,而是你主动说出一个大概范围(候选人在简历上写的薪酬范围或你通过面试后测算的薪酬范围),然后静等对方的反馈。
曾经,我就利用过这个沟通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对方提供了薪酬大致信息,据此,我们在和员工的offer谈判及定薪上都占据了有利的一方,既让对方的收入达到一定预期,又不超出公司的预算,可谓是一种双赢。
▶ 绩效表现或工作表现
对于工作表现这个问题,若你问的含糊,对方就会答的含糊。你问的有技巧一些,才能知其一二。
比如对于绩效表现,我一般都会用结构化的提问方式。比如会问对方贵司的绩效如何评估,是分卓越、优秀、良好、一般、差,还是分ABCDE档。
然后带出候选人xx他在最后一个月或季度的绩效档次是哪一级。
若说“一般”,基本上就是不怎样。若说“还行”或“良好”,可能就是“一般”。
若“表现优秀”对方就会回答的很干脆,且会主动提出候选人的某些亮点,从其话语里可以感受到其正面积极的肯定。
▶ 离职原因
其实对于离职原因,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太纠结具体详尽的原因。
因为即使是我们自己的员工离职,你就真的清楚每一个员工离职时最真实最核心的离职原因是什么吗?
最核心的是核实他的离职是辞职还是辞退,正常离职还是被动离职,了解一个底线即可。
并且因为不同公司对于人选不同特点的要求,会存在候选人在甲公司可能会因为某个原因离职,但或许在乙公司就会存活且发展的很好。
所以对于背调,个人总结如下:
1、背调一定是必要的,做一定比不做好。尤其是主管级以上岗位,务必要做。
2、背调所获取的信息是否完整和真实,除了与受调查的公司HR或同事的配合有关,更与调查此事的HR本身是否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常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相关。
背调虽有固定的流程,但却需要HR灵活应对和分析,并且需要你更多的实践,同时了解社会心理学,实践出真知,HR要时刻保持对本专业全方位知识的敏感度和不断的学习热情。
同时,更需要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去背调,避免招入一个“风险分子”或措失一个人才,这才是我们作为HR最应具备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作者:黄兰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