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人类终于通过图像证实了黑洞的存在,这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进步。不得不感叹,爱因斯坦真的太厉害了。
先说一下黑洞的概念: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再说一下黑洞的形成: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
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而密度超大的点(奇点)。
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就使得光也无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诞生了。
黑洞的构图,对我最大的触动是,在世人都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想过的前提下,爱因斯坦在很多年前准确地预测到了黑洞的存在,这就是爱因斯坦的伟大,也是科学知识的伟大。
作为培训师——知识的萃取者与知识的传播者,我发现多数的培训过于功利与现实主义,希望学到拿来就用的方法(这本身没有错,也很现实),其实很多所谓拿来即用的方法,往往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经验层,时间的推移或者业务微小变量的变化,这些表层经验很快就会过期与变质,因此你需要再重新来过,学习另外的经验,这是非常低效的模仿式的学习。
这个过程,多数是没有触碰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真知识或智慧。
在我认为,真正有价值与有意义的学习,往往是构建可靠的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
所以,培训请勿过度地重视实战,而轻理论。
甚至在我今天看来,如果学员真的弄懂了一个与业务相关的理论或知识体系,其意义可能大于10个甚至上百个经验。
所以,培训的本质应该回归到知识的本身,不是素质,也不是能力。
因为所谓的素质与能力,只不过是在特定的场景下对知识的运用而已。
正如黑洞一样,我认为素质与能力只是黑洞周边的光环,这些光环只是黑洞的表象,甚至相对于真实的黑洞,这些拍摄到的光环连表象都算不上;
而知识就好比是黑洞的本身,那个密度无限大而体积无限小的客观存在的天体。
所以我认为培训与教育的正念,应该是理性地放下功利性地对战略与业务的支持,放下对素质与技能的追求,而应该回归到知识的本质的研究:去研究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
对知识是如何测量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是什么?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公式去表征所有的知识,这个公式应该是什么)?以及知识传播与复制的规律是什么? 知识是如何被大脑接受的?人们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是如何调取知识解决问题的?
以上的命题,应该是培训与教育从业人员,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与探索的命题。当这些命题解决好了,你想要的培训效果自然就来了,甚至无需去证明。
当然,黑洞的发现,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人类是如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我把这个过程归纳为四个主要的阶段:
阶段1——生活中碰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或冲突: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每天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的冲突与无法解释的现象,而科学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是前者会去探究这个东西的本质,普通人忙于柴米油盐。
阶段2——依靠想象力思考现象或冲突背后的本质:在这里需要区分幻想与想象力的区别,幻想是没有逻辑与依据的;而想象力则是基于多种复杂的逻辑及准则去推理的过程,所以很多人会幻想,但是很多人是缺乏想象力的。举个例子来说,我觉得黑洞的反面可以是白洞,也可以是体积无限大,而密度无限小的天体,我把这个天体理解为宇宙本身,所以黑洞不是包含在宇宙中,而是宇宙的对立面(黑洞的无限小与宇宙的无限大刚好是两个极端,那么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这过程就是运用逻辑进行简单想象的过程。当然由于对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匮乏,这种想象力在科学面前又可能是一种幻想。
阶段3—— 充分运用了信息与逻辑的力量,用数学的方法去验证想象力下结论的正确性:这是一个严谨的计算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被很多人所忽略,如果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级专家,数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早年,我在攻读六西格玛黑带的时候,因为数学的难度而放弃,投身于培训行业,而在今天看来,培训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也是离不开数学的~~~有些石头你不去搬开,始终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我猜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应该是经历过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是创造性解决问题或科学发现的三步曲。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用“事实”去验证这个科学的假设或者发现,就如黑洞的第一张照片一样,这照片不仅证明了黑洞的存在,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科学性。
写在最后:黑洞的这张图片让我想起了笛卡尔的一句经典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用“我思”证明了“我的存在”。而今天,科技用另外一种形式证明了“黑洞”的存在。那么或许知识本身就如黑洞般的存在,是广泛存在宇宙中的第11维度?或者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只是被天才用语言表征出来的过程。
作者:南哥 培训经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