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培训师梁辉
❶
过去有一句话这么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这句话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饱学有术,虽然并不时常出门,但他对世界事物的认知清晰透彻。说实话,在今天来讲这都不叫事儿,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循着手里的那个小屏幕,能够让我们获取资讯无远弗届,毫无障碍。
资讯和知识得来的方式如此便捷,让我们容易产生一个错觉,似乎人人都会变得更加有智慧起来,但很遗憾的是,我发现并没有。
我们手机里都安装了大量资讯类和学习类的app,信息和知识看上去俯首可拾,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面对海量的资讯和知识,却没有表现出比过去更为高明的甄别和学习能力。
在朋友圈或者各种群里,我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谣言,有些东西你一看标题就知道纯粹在胡说八道,不需要太高的智慧就能辨别,但还是有不少人转发起来乐此不疲。
另外还有一些标题党的垃圾帖子,什么“美国哭了”、“特朗普跪了”、“XX公司发布XXX,全世界都沸腾了”......这样的垃圾我觉得打开它就是在浪费生命。
每个人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获取更好的内容与资讯,比如关注我的公众号,并主动拒绝垃圾信息。
❷
网上有一句话,充分描绘了一些人的网络生活状态:把性格交给了星座,把努力交给了鸡汤,把运气交给了转发锦鲤......借用这个句式,我再加上一句:把学习和思考交给了各类app或者自媒体。原来上当了,被那个傻叉骗了!”
再过两天,又有人发文声援前一篇文章,也是妙笔生花,证据充分,你又拍腿狂呼:“唉,原来是真的啊,我就说嘛,之前那个怼人的才是傻逼......”
如此这般,你在两个阵营间跑来跳去,不亦乐乎,彷佛哪边发声,哪方就是有道理的,你不累我看得都眼晕。
事实上,得到所谓的真相哪有这么简单,双方意见不一的时候,站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一定能找到支持的论据,但相应的也会有自己的疏漏和错误,没有哪一方的论述一定无懈可击。
作为一个吃瓜群众,如果你真的特别关心这件事,需要做的不是盲听盲信,而是透过论辩双方的阐述,梳理其中的逻辑,甄别双方呈现出来的证据、论点,还可以自己上网去搜索相应可靠的一些佐证信息,进而让自己得出一个观点,那么无论对错,至少你有了一个思考的过程。
听风就是雨,任由别人支配自己的观点,这相当于放弃了大脑的主权,久而久之,我们不知不觉间变成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形傀儡。
❸
俗话说: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
从第一天接触网络,我们肯定都被一些虚假信息欺骗过,这毋须讳言,很多各方面比我们牛得多的大咖都有被骗的经历,这不奇怪,但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思考和反省,千万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无数次,“次次都上当,当当都一样”,这就不能怪社会太复杂,人心太坏。
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我们要学会甄别,我现在有一个最简单的判断,越吸引眼球的标题,越有可能是假的;被人转发越多的热点,我在转发的时候一定越慎重。
我们不能保证时时正确,可以做到的是:尽量别让自己成了谣言或者垃圾资讯的一个传播节点。
如果一个东西看起来特别真,但以我们的常识判断,其中还有疑点,那么,你在点转发的按扭之前是不是可以在网上核实一下,这个我相信很容易做到的,盲听盲信除了告诉别人你不愿意主动思考之外,还透出一种懒,透出一种只愿意被喂养的姿态。
现在的大数据时代,各种资讯类(或休闲类)app都能根据你之前的浏览来判断你的喜好,从而达到所谓的精准推送,在这种状况下,貌似资讯的发达优于过去的任何时代,但对于启迪智慧的角度来讲,好像这种方式也没高到哪里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资讯的获得的广度依然不够,还是很窄。
在资讯繁杂的的年代,多阅读和保持独立思考依然很重要,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