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最近很流行: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阵子,我渐渐对这句话体会至深。
中国的疫情控制情况是越来越好了,但是中小企业的病,才刚刚开始流行。
怎么说呢?
其实是这阵子,我们公司招聘,我面试了没有100个也有80个候选人了。
在这一段段的面试对话中,自媒体上说的“U盘式上班”、“金字塔式降薪”、“换岗式劝退”、“失踪式倒闭”……统统都让我给遇上了。
本来以为,那些不过是几个月薪5k的小编顺手编出来的故事,没想到在现实中演绎得如此深刻。
然而我更为心痛的是,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遭遇以上种种,到底是因为什么。
普遍而言,都会把失业说成“因为疫情”。然而,真的仅仅因为疫情吗?
当然不是。有些真相,不得不今天拿出来讲讲。
01
真相一:不是大船无情,
只是当初划桨不够用力
有一个候选人,应聘的是视频项目主管。他说,自己已经U盘式上班三个月了。
过年前,前老板就已经有意改革,准备撤掉每一个人的底薪,提高项目奖金,所有人都回家上班,连租办公室的钱都省了。
没想到年后,疫情发生了,这事儿就顺理成章变成了现实。
在家上班的日子里面,他每天都过得忧心忡忡。虽然也可以接单多剪辑几个视频,但是没有死工资的感觉就是难受。
不确定性,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犹记得U盘式上班之前,他还觉得老板每天的嘴脸特别苛刻,恨不得每天准时离开公司,反正拿多少钱吃多少饭,都是死死的。
到现在,真的有机会不再拿“死死的”工资了,他却对高出来的那一截可能性,唯恐避之不及。
这说白了,就是心理学上的“损失规避”心理——一个人丢掉100块钱的痛苦,要远大于白捡100块钱的快乐。
人啊,都倾向于保住自己原有的奶酪,而看不到奶酪背后还有更多的面包和蛋糕。
很多人心里都有求安全的底线,可笑的是往往又总是埋怨那个给过他安全感的公司。
直到公司都已经不安全了,才发现自己和老板根本不是对立的,原来待在同一条船里。
怪谁?只怪自己当初划桨不够用力。
02
真相二:不是公司抠门,
只是在淘汰不及格的人
老实说,U盘式上班已经是我见到的最佳答案。
至少,它给了员工一种新的可能性。
不用回公司上班,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做自由职业者。
毕竟你做得好,你原来的大客户——公司老板,还是会不断光顾你的。
不少苦苦煎熬的小企业,还会拿出“金字塔式降薪”、“换岗式劝退”这些绝招。
金字塔式降薪,就是越靠近金字塔的顶端,越是大幅降薪——那些拿着几万块的高管,一下子就打回数年前。
换岗式劝退,就是既不辞退,也不赔偿,但是要你背点指标换个岗位。
背指标也受不了的人,那么你就自己走吧。
说白了,这些绝招都是中小企业在自救。
如果不再砍掉那些旱涝保收的人,又如何激发大家的斗志?
要知道,一个公司里面,一个丧能传染三个丧,三个低效划水能带动九个摸鱼偷懒。
疫情之下还这么搞,就等着公司关门吧!
那能怎么办呢?
砍掉第一个丧的人,警告三个划水的,激励九个摸鱼的。
比如说我见过的一个候选人,就从年薪30万一下子降薪到6k。
他尴尬地嘟哝着:有家有室的人,吃饭都成了问题。
我问他,此前不也拿着年薪30万吗?怎么就没点积蓄没点存粮呢?
他说:“不是没有余粮,只是接受不了工资的降低,这心理落差太大了!”
一句话说透了,就是心态在作祟。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降薪和调岗,他想到的是“不公平”,是“公司抠”,却没真正想透彻,为什么降薪和调岗的对象,非得是他?
其实哪怕用屁股就能想到,原因很简单——
这个岗位可替代性大,不产出,没效益;
或者是他这个人工作不积极,能力不配位。
本质上,降薪和调岗两件事,都是企业在温和地警告:不能挣钱的员工啊,你得有点危机感。
可惜真的听懂了的人,实在是少数。一些人想着的是抱怨,更多的人想着的是逃走。
没几个人真的会考虑:不加强自身实力的话,真的是无处可逃。
没错,无处可逃。
潮汐之下没有孤岛。
根据我和同行们的交流,这次危机早就从线下蔓延到线上:
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都已经接不到广告,因为很多品牌收缩了广告投放量;
一些做电商的公司销售额在下降,因为大部分人都裹紧了钱包,不舍得剁手;
一些做外卖的餐饮店销售额下降了7成,因为大家都更乐意在家里做饭;
一些做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公司也面临困境,因为客户收缩了资金流,到手的鸭子飞掉了。
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会被低效运行中的社会影响。
连我一些一向收入丰厚的土豪朋友,都跟我说这阵子在“忙着抓人效”。
真相就是:你如果继续不能帮企业赚钱,企业自然也容不下你。
因为,收缩战线,活过寒冬,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03
真相三:不是老板太坏,
只是你太过盲目乐观
最后,我也碰到过一些候选人,是老板“失踪式关门”的。
从春节到现在,有的线下机构,的确三个月不用开门了。干脆,老板就此消失,欠了3个月的工资也无踪无影。
当然,这种无良的老板我们是要杯葛的,毕竟有始有终才是做人的要义。
但被这3个月的危机袭击至崩溃的人,就真的不值得反思吗?
不久前,我才翻帖子看到,一个35岁的腾讯员工也被裁。
像在腾讯这样的公司工作过的,讲真,头顶上都镀了24k钛合金保护膜,大部分都会是求职者中的香饽饽。
没想到他还是感叹道:存款700万,北京一套房,失业好焦虑,我该怎么办?
焦虑的根本,是没有前置考虑到这一天的到来。
所谓“意料之外”,不过是选择了“盲目乐观”。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任何不安全,实质上都是可以预防的。
35岁危机,解决方案应该准备在35岁之前。
同理,任何黑天鹅危机,应对措施早就该在黑天鹅来临前备妥。你没有备妥,那是你的失责。
所以,西贝的老板哭穷,说自己的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没有多少人真正打心底里同情他。
毕竟,这事儿的根源,在于餐饮业扩张过程中的过度自信。
Plan B都不准备一个,有什么资格哭天抢地?
首先要做的事情,难道不是反思、自救、融钱吗?
在这个世界上,侥幸心态就是最迷幻的毒药。
你以为倒霉到头的事儿不会降临身上,那只有在倒霉的当天束手无策。
04
写在最后
在俄罗斯,有一个轮盘赌博游戏。它是这样玩的:
在一个左轮手枪里面放一颗子弹,六个人轮流对自己开一枪,玩一轮就挂掉一个,然后大家分掉那个死掉了的人的钱。
从赢的角度,5/6这个几率,可以说是概率非常大了。
但是从输的角度,1/6,却输掉了生命,不知道有多少人承受得住。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如果你承受不住小概率的失败,那么再大概率的成功也毫无意义。
任何的准备,都从你承受不住的小概率事件开始着手。
比如三个月没工作你就玩不转了,那么请备好6个月以上的备用金,并且时刻保持着对现有工作的精进。
想要活得更好,与其预测,不如埋伏。
● 作者:维小维。曾任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实战派财商教练,有料的职场达人,用干货和感悟给你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