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33039821(服务时间:工作日08:30-19:30;周六日08:30-17:30)
18033039821
热搜 : 单海洋 秘书 行政 中高层 营销 销售 研发 团队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做个学习项目,咋还进了“演艺圈”?

做个学习项目,咋还进了“演艺圈”?

2020-06-28 09:08:09
分享到 

64.JPG


“资源终将耗尽,唯文化生生不息。”


如何将优秀企业文化基因代代传承、层层渗透?
如何突破生硬的宣讲、单调的口号,将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在职场年轻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下,满足个性化差异与多样化诉求的文化学习项目,备受追捧。

无锡灵山集团在管培生系列培训中,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成立专业项目组(以下简称为“项目组”),创造性地将戏剧元素融入到项目设计中,以榜样和标杆为宣传点、优秀事迹和故事为着力点、戏剧方式为呈现点,共同开发了企业文化新型培训方式——“文化剧”。

将企业里程碑式的事件与感人事迹提炼加工,通过舞台剧表演形式,让青年人重演老故事,使新员工感受当年创业之艰辛、责任之重大,让企业文化真正走进员工的心中,使文化行动真正对应到每个岗位职责。


01

想让故事更鲜活?
试试剧本式案例萃取

传统“优秀员工事迹报告”很难直接变成剧本,无法在舞台上营造跌宕起伏、感人至深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宣传标杆员工和典型事迹时,通常是围绕“点”来展示的。

比如,描写员工如何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如何缓解压力等。这些个体事件,很难达到戏剧“三一定律”中规定的情节和信息量要求。


“三一定律”


“三一定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个地点、一天之内。

一提到企业文化案例,不少人会以企业重要人物和里程碑事件为切入点。但实际上,从文化宣传对象本身而言,他们更希望身边有可触及与模仿的平凡人作为榜样。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文化从“知”到“信”,再落实到“行”,让文化变得“可听、可看、可触、可感、可学”。

但是传统的案例萃取方式,主要是按照“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为、结果),或“5W1H”的方式,详细叙述某一时间点上发生的某一事件,或者聚焦于某项工作在完成过程中某人的事迹和行为。

《档案管理员的故事》是我们之前收集到的典型案例,但若按照这样的故事节奏去排练,会发现没有一处故事细节能让观众深受感染。案例中所有的情节都聚焦在实践结果,缺少完成过程中困难和冲突的描述。

档案管理员的故事


伍蕴芝,第三位进入灵山的创业者,在档案管理岗位上已勤勤恳恳奉献了近20年。她深知企业档案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在重大活动前后她往往会主动打电话给相关活动组织部门,收集各方资料;并对每一份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号、归档。


光梵宫建成后的资料就堆满了她的办公室。在她的努力下,2006年,灵山档案工作顺利通过了江苏省一级档案认定。


灵山走过了多少年,伍蕴芝就陪伴了灵山多少年。当初与她一起来到灵山的成员不少已成为领导,而她依然坚守在档案管理的岗位上,用她可贵的“芝麻精神”为灵山的成长发展默默奉献着。


由此看出,传统案例萃取与叙事方式存在两点弊端:


  • 叙事角度单一,导致信息收集维度不丰富;

  • 时间线跨度太长,有限的信息被稀释和冲淡,致使故事情节平淡。



为更好地从优秀员工事迹中提炼出符合戏剧冲突的故事元素,我们对原有的案例萃取方式进行了优化。将时间线、情节线和人物线三条线综合起来,从多维度收集相应故事素材,为剧本编写与人物塑造提供丰富的原型素材,为情节的发展构建波折,让更多的有类似经历的员工产生共鸣与共振。

另外,对于人物塑造、素材收集可以结合戏剧中剧本编写的方式,将类似的人物、岗位、团队事迹整合集中在一个人物和故事的塑造上。这样既不会让戏剧原型觉得突兀,也让其他员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碗素面》剧本式案例萃取模板(示例)


image.png



“高手来自于民间”,当业务部门了解了项目组的目的与意义后,兴趣被激发,很多业务部门的“作家”和“写手”也会主动帮助我们收集素材,并在剧情的编排上献计献策。


02


全面考量学员能力,必须先进行专业化分工

精彩的舞台剧,不仅需要台上演员的倾情演绎,更需要幕后各个剧组之间的通力配合。一个剧组的分工与协作,恰如一家企业的运营及管理。


image.png


图表  舞台剧人员任务分工表

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学员均来自不同的部门,4天内通力完成演出任务,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对学员自身学习能力、跨部门沟通、协同作战以及资源协调等能力的考量。

首先,项目组专业老师会与学员进行座谈,每位学员针对自己的岗位、特长等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也可以用1分钟的时间展现自己的才艺。表演专业老师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确定每位学员的分工与分组——

导演组专业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解读剧本;
舞台监制对各环节把控与多线工作监督的基本职责要求进行说明;
同时,对剧本所需要的化妆、服装、道具等与相应组员针对任务性格、背景年代进行头脑风暴,要求其列出物资与物料清单;
指导多媒体组和音效组,按照剧本演出各节点以及情景要求,提出背景音效和多媒体制作标准。


image.png


排练现场

系统学习,记录“演员的诞生”

分工以后,接下来需要各组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练习。其中,多媒体组不少学员对视频特效软件、音频合成软件接触较少,要根据剧本制作出合适的音效、视频效果实属不易。

因此,学员有时为了一个简单的刹车与关门的声音效果,会专门蹲在停车场,进行反复录制与剪辑。

演员组压力也非常大,需要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抠台词”“练台步”。在魔鬼式“声台形表”训练的折磨中,通过发声姿态、呼吸方法、元音发声、音素过渡、咬字肌力、共鸣位置、扩展音域、声区连结、音量力量、声音造型等的学习,掌握语调处理、台词节奏以及语言发声的技巧。

道具与服装组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根据人物性格和角色先收集现有物料,自制道具;对于缺少的物资,快速列出购买清单、火速“下单”,三天之内配齐所有装备。另外,道具组需根据现场舞台搭建的实际情况,结合观众视觉需要,确保在30秒内完成撤场和布景等工作。

化妆组的成员则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快速学习各种妆容的定妆设计技巧,如“1分钟快速变装”等黑科技。

在实际的排练过程中,学员们通过解读剧本,分析剧情,感受创业前辈们怀揣梦想艰苦奋斗的过程。与此同时,他们也将“客户至上”“尽善尽美”“协作高效”的文化理念贯彻到每一次的排练与彩排过程中。

通过戏剧的“移情”,学员心中产生“共情”,通过心里的“共情”再逐步升华为精神的“共鸣”,最终实现价值观与思想行为的“共振”。真正将文化理念从多维度、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培训学员的思想与实际行动中。


image.png


舞台排练

测评打分,形成数据档案

一天的学习与排练结束后,项目组召开剧务组全体会议,就各组之间出现的衔接冲突问题协调解决,此过程也考量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管理、节点管控、冲突处理等方面能力。同时,项目组化身“观察员”,对各剧务组培训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

比如,演员组的测评维度主要集中在台词表达、肢体语言、人物塑造、团队协作、观察力以及节奏把控6个方面;
服装与道具组则通过组织领导、执行力、创造性以及沟通协调方面进行测评。


image.png


图表  “演员组”打分维度

通过评估分数,可以帮助其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帮助用人部门领导更为全面地了解学员能力。

排练结束后,项目组将学员在培训前期的能力测评报告,结合学员在训期间的学习表现,形成一份完整的学员档案,交由人力资源部门和学员上级主管部门,帮助学员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计划,同时为其指定相应的工作教练与导师。


image.png


图表  学员档案


03


突破“第四堵墙”,一起让情感共鸣!

在戏剧表演理论中,有一项非常难以突破的障碍和技术——“第四堵墙”。


“第四堵墙”


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它可以让观众看见戏剧中的观众。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墙,演员容易通过实物的对照产生空间和距离感。

但是面向观众的“第四堵”,却是很多表演专业演员需要长期训练才能突破和灵活运用的。演员如果无法掌握这一技巧,突破心里的“第四堵墙”,就很那让自己的表演与台下的观众之间产生“共情”。

项目组对此进行了深度探讨,尝试并运用了一种新的“观演互动”形式展现——

台上,“新人”演前辈当年创业故事;
台下,前辈与“新人”进行互动交流,有效打破了阻断观众和演员之间情感交流的这堵“墙”。

例如,在《一碗素面》演出结束后,项目组邀请台下的“故事原型”上台一同回忆,重温激情创业时光、艰苦奋斗历程,更触动了在场新员工的心弦。演出结束后,项目组请全体演职人员和幕后人员根据入职以来对公司历史的了解以及对年轻一代发展的期望,绘制成了一张6米长的愿景长卷。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真正做到“共创一个剧,共绘一副画,共筑一个梦,共传一份情”。培训收获的不仅仅是友情,更是学员在团结协作中的蜕变;舞台剧凝聚的不仅仅是团队,更是所有员工在艰苦奋斗中的人心。


image.png


愿景长卷

企业文化剧不仅是文化知识宣贯和教育的一种创新尝试,也是跨界运用故事、戏剧和艺术的力量,对榜样力量进行“增幅”。

最后,项目组将文化剧打造成为了对内、对外两个品牌的传播阵地——

“对内”宣传和展示员工对待工作的认真敬业,对待公司的忠诚热爱;
“对外”形成企业文化微电影,让标杆员工成为企业文化大使,向广大消费者展示公司文化形象。

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说:“戏剧展示的是个体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奋斗,是在阐述平凡人在克服和战胜困难的冲突过程中所显现的伟大人格。”企业文化剧正是借用了戏剧表演学这一特点,将企业文化教育和戏剧训练与表演相结合,将传统、单一、枯燥的企业文化灌输,从“你说我听”到“你演我看”转变为“你我共感”,用戏剧中的移情手段真正营造出一个共情的氛围,让所有参与其中的观众和演员都能够享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image.png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灌输,而在于点燃思想的火焰”,心中燃有精神的火焰,脑中充满知识和工具,才能真正为企业培养出专业和思想“双过硬”的人才。






关注我们

BEST管理学院二维码.jpg

最具价值管理学习平台

企业培训  股权密码  前沿资讯


提出您的需求或疑问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之内回复

客服专线:180-3303-9821

腾讯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BEST
合作机构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隐私保护
法律说明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BEST学院
微信公众号
集势全球
开课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苏州 成都 杭州 青岛 天津 厦门 长沙 武汉 南京 贵阳 洛阳 郑州 

© 2024 BEST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169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