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阿里在10年前遇到过比2010年更加危险的境遇,甚至一度面临倒闭的风险。
当时的阿里通过梳理使命、愿景、价值观,聚焦核心业务,建立末位淘汰和价值观考核的绩效体系,打造干部和员工培养体系这几场关键战役,最终成功转危为机,成为最早一批从互联网危机中脱离出来,并走上快速发展道路的互联网企业。
所以马云比谁都清楚,解锁业务的钥匙在组织,他也一直认为,阿里巴巴优秀的产品不是互联网产品,不是淘宝、支付宝,而是阿里的干部和人才。结合这十年经营阿里巴巴的管理经验,他将阿里头部管理者的三项管理基本功定义为:定战略、造土壤和断事用人。
01
定战略
在定战略上,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三个问题:
1.明确战略意图
战略背后的意图有很多种:有的是为了活下去,比如阿里巴巴2001年的目标是“Last man standing”;
有的是为了打败竞争对手,比如淘宝曾将目标定为打败eBay;
有的是为了抓住发展机遇,比如阿里2009年的目标是“打造电子商务生态圈”。
2.明确客户价值
战略落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追求卓越的企业,华为、阿里都是如此。因为想要让战略更有效地落地,需要让所有人都理解战略,支持战略,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在对“战略”的定义上,阿里巴巴和很多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在他们看来:“战略就是客户价值”,它意味着“选择服务谁,解决什么痛点,创造什么价值”。
而对于战略的理解,无论是创始人马云,还是一线员工,都是同一个答案,这样才能让战略落到每一个产品、每一个服务上,跟使命、愿景相承接。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客户就是中小企业,就要让他们的生意变得好做。
那么围绕着战略就是“客户价值”这个基本点,每个岗位的人都开始思考自身所需要做的事情。
比如做产品的伙伴就会思考企业的痛点到底是什么,用什么产品去解决这个痛点,让商家有抓手;开发人员也在想如何帮助客户解决痛点,销售的人也在想,售后的人也在想;大家都在想尽办法帮助客户成功。
与此同时,整个战略就打穿了。阿里巴巴实现了全员自上而下对战略的理解和支持。
3.明确战略三要素: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
把战略理清楚,而不仅仅是制定一个商业指标,通过让高层共同参与制定目标的过程本身,是激发大家同心协力的源动力。
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阿里明确了战略三要素:
阿里巴巴各个业务板块的战略都是向全员公开的,全体员工都很清楚:每个人在为什么努力,自己在大图当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以及整个公司要实现的战略对他有什么样的要求。这样就既有了内驱的动力,又有了外驱的压力。
阿里早期,包括后来的各个业务板块都是这样的,先梳理清楚战略布局、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梳理完以后,再通过腰部和腿部三板斧转化给他的各层管理者和业务单元,所有员工这一年就知道该干什么了,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了。
02
小事中的卓越思维
造土壤
明确了新战略后的阿里,外部机会源源不断,战略给了阿里一双发现机会的眼睛,也给了企业抓住机会的能力。可是,马云认为,企业内部同样需要一种环境,要能制造出一股“自生长”的力量,促进阿里“血液循环”,保证企业健康增长。
所以马云说:“业务战略制定以后,要根据人才和文化,制定出与之匹配的组织战略,否则业务战略就无法达成。”因此提出来要“造土壤”。
“造土壤”,就是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团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这些都需要企业一把手和核心团队进行澄清和明确。
想要造一个好的土壤,提炼只是起点,还要制定配套的贯彻机制,确保运行起来,落到行为当中,这就需要对一层一层的管理者提出要求,除了反复宣讲之外,还要以身作则。
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经公开表示:“用客观眼光来看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组织能力建设,除了阿里巴巴,其他都不过关。”
那么,阿里巴巴的组织能力究竟强在哪里?
1.拥有组织合力,让平凡人做非凡事
早期的阿里跟大部分企业一样,招人是非常难的事,招到普通人是常有的事。
那么怎么让一群平凡的人做出非凡的事呢?这就要靠组织能力建设。
以BAT其中的两家公司为例:
这就很有意思,10个能力没有那么强的人合在一起变强了,10个很强的人合在一起变弱了,是什么发生了作用?
其实是文化和组织在发挥作用,这也是组织能力与其他能力最大的区别。
2.善于拿到结果,也就是达成战略目标
一家企业的组织设计,究其根本,还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所以能不能支撑战略达成,是衡量企业的组织能力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而阿里巴巴有自己的4步战略循环,从战略生成、战略拆解、战略执行到战略复盘,一年就滚动这样的一套东西,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套方法论和机制去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战略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又锻炼了各层管理者的心力、脑力、体力,同时将阿里巴巴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融入到了业务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中。
3.清晰的组织能力建设路径:“获客、供给、管理和创新”四大能力
① 获客能力
任何企业想要生存,首先得获客。获客的能力很关键,是最基本的组织能力之一。
为什么疫情对大家影响很大,是因为疫情期间很多的线下机构没有客户了,没有客户就意味着没有营收,所以公司面临倒闭。
而当年经历非典洗礼的阿里,不但没有倒下,甚至因为拥有强大的获客能力,从而转危为机。
② 供给能力
获得客户以后,阿里想尽一切办法去交付产品和服务给他们。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供给能力就是采购、生产、质检、供应链等;
对于阿里巴巴这个互联网公司来说的交付能力,其实就是开发、测试、运维。
③ 管理能力
当获客能力大于供给能力,时间长了口碑会下降;
当供给能力大于获客能力,产能就会过剩,浪费资源。
而阿里在这两点上找到了很好的平衡。
④ 创新能力
随着企业的发展,原来很好的产品可能很快过时,原来先进的技术也会被别人赶超,这个时候如何维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阿里通过不断创新,不断拥有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提效方法,去满足客户的不断变化的需求,所以也就拥有了日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这四种能力对于战略的支撑,用一张图,可以诠释得非常清晰:
03
断事用人
人才不够用,是所有高速发展的企业最大的痛点,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能力,也是阿里曾经面对的考验。所幸,阿里在人才储备上可谓后浪不断。
而这都源于阿里在世纪之初于困境中探索出来的8字管理真言:断事用人,用人断事。
1.断事用人
就是把事情怎么做想得清清楚楚,再找合适的人来干。
马云当年找关明生就是典型的断事用人。
因为马云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他发现自己管理经验是缺失的,公司要做大,要么他自己快速成长,要么找一个管理经验足够丰富的人来帮助他。
但是一个企业家想要在短期内迅速成长是很难的,所以马云选择了后者,阿里巴巴也迎来了第一任COO关明生。
关明生加入阿里巴巴之后,通过三大战役,既帮助马云在管理上提升了一大截,又帮助阿里渡过了互联网寒冬。
2.其次是用人断事
就是当自己想不清楚时,就去找最有可能把这个事情想清楚和做出来的人,让他来带这块业务。
马云找王坚做阿里云就是典型的用人断事。
淘宝从2003年诞生到2008年,几乎是几何级的增长。到08年底,GMV增长到将近1000亿。
2007年阿里巴巴制定了大数据战略。当时隐隐约约觉得大数据未来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但是怎么弄其实大家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准备找懂的人。
为什么是王坚呢?
源于王坚和马云的一次对话。马云跟王坚聊阿里的未来发展和对未来的判断,感觉到阿里巴巴的数据会越来越多,未来很可能会很值钱,所以想要做大数据。
王坚提醒马云说:“数据量太大了,一般的服务器处理不过来,存储也不够用,业务这样下去,赚的钱还不够买服务器。”
当时一算果然是这样,而且按照阿里增长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012年公司就不行了。就算买无数个服务器,都可能处理不过来这些数据,必须要有新的方式,把马云都吓坏了。
马云虽然不懂技术,但他明白王坚在讲什么,所以就让彭蕾想尽一切办法把王坚挖过来去做阿里云这件事,需要多少钱?怎么花钱?王坚说了算。
王坚加入阿里以后迅速成立了阿里云,并开始去LOE化(注:即不用IBM的小型机,不用oracle、不用EMC的存储产品,怎么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业务稳定,这样不仅能够省钱,还能摆脱对这“三宝”的依赖。)
后来阿里云的发展非常艰辛,但他们顶住了外界和内部的质疑,也幸好王坚是一个心力特别强大的人,才成就了今天的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平台。
如今的阿里,早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帝国,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不仅留下无数商业传奇,更沉淀下了无数管理经验,被同行业所称道。
2019年,马云在阿里巴巴20周年的时候宣布退休,这引起了很多企业家的热议,大家都很羡慕马云能够功成身退。而大多企业家面临的现状则是,经营了几十年,想退休但是退不下来,因为这家企业离开他就不转了。
但我们看到马云不仅说退就退,阿里巴巴在他退休之后依然高速增长。集团的各个版块公司,都已成为各个行业的头部企业。
不禁让人想问,马云究竟传授给接班团队,也就是逍遥子以及阿里的合伙人们什么样的管理秘籍?
总结起来就是10个字:定战略、造土壤、断事用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阿里头部三板斧”,也是阿里巴巴对头部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注:“阿里三板斧”是阿里内外比较熟知的一套管理神器,是马云开创的。)
在马云的构想中,阿里内部整理出了“腰部和腿部三板斧”,但“头部三板斧”并没有在阿里内部整理出来。最后大山基于马云对头部管理者的要求,和20余年为百家企业服务的经验整理而来,可以说是大山的原创。
一把手以及高管只有在战略、文化机制和领导力上达成共识,才能帮助企业提升,打造拥有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