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老师,我还能应聘给你当助理嘛?」
我有点惊讶丹妮会这么说,毕竟三年前我向她发出邀请的时候,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
我当时也可以理解,毕竟我们是同年就业的,当时的丹妮虽然不算太富裕,但也拉不下脸来给我工作。
四年前,丹妮毕业于北京一所 985 高校,毕业之后跟我一样,在某部委下属的一家行业报工作。
刚毕业时,丹妮的工资比我高的多。在我月薪 3600 块的时候,她的基本工资就有 6000 块了,加上每月 3500 块的各种补助,还有每月至少 3000 块的稿费,月薪妥妥过万了。
虽然这个工资在北京并不算高,但在传统媒体圈也不算太低了。至少在我做新媒体还没有收入的时候,我是很羡慕她的。
但是去年情况发生了一点变化,她的父母觉得她应该买套房在北京定下来。于是在某个周五的下午,她父母在完全没跟她商量的情况下,出现了在了单位楼下,薅着她看了一周房子。
老两口连积蓄带借钱,拿出了 140 万做首付,给她在北京青年路附近拿下了一套 43 平米、价值 358 万的老破小房子。
尽管丹妮每月扛着 10000 多的房贷,日子过的紧巴巴,每月剩下 2000 块左右的生活费,只能每天吃食堂,克制自己买化妆品、衣服的欲望……不过总归是心满意足地成了一名有产阶级。
但自从买了这套房之后,丹妮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
先是去年中,报社因为业务不景气,直接宣布本报记者写稿不能再领稿费了。
后来因为疫情,丹妮报社至今都没复工,报纸、杂志全线停刊(也是因为纸媒接不到广告,报社没有收入)。这下她连每月 3500元的餐饮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都被停掉了。
她陷入了特别尴尬的境地:
不离职吧,这一年的房贷、生活成本,让她压力很大。而且父母也因为这套房被掏空了家底,她只能跟朋友和信用卡都借钱度日,能借的基本都借了。
离职吧,这四年她只会写纸媒文章,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很难找到新工作。她能看上的工作看不上她,看上她的工作她又看不上。
丹妮每天都焦虑到睡不着,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思考自己要如何控制开支,发愁这个月的房贷怎么还,研究有什么副业可以做……
她说:我买了房,反倒进了人生低谷。每天哗哗掉头发,但无济于事。
丹妮想到我的助理工资还不错,想起了我三年前的邀约。但是说句实话,不是我不想帮忙,而是这三年我们一直在往前走,她却一直停在原地,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了,所以我只能婉拒。
很多朋友也一样,因为疫情的缘故,陷入了人生谷底。但是我反倒认为,这未必绝对是一件坏事,你在谷底的选择,其实也在决定着你的人生天花板。
这篇文章里,给大家提供了两种思维视角,以及一种寻找新赛道的破局方法,还有一些具体建议,欢迎享用:
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上帝给你一把刀,
是因为藏了一块蛋糕
「要永远相信,上帝递给你一把刀,是因为藏起了一块蛋糕。」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经历危机的时候,不要总觉得这个危机是来伤害你的,而是要思考这个危机到底要教会你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
阿里巴巴董事长张勇说过「平面上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战略上两点之间距离最长」,因为你要不断地面对现实,敢于向现实「认错」,不断调整你的策略和战术,通过不断试错才能到达彼岸。
你的起点和终点,隔着漫长的距离,绝对不会是一条直线。
我的一个观点是:当你的想法和现实的偏差越大,那么改错之后的回报也就越大。
但问题是靠自己意识到错误很难,认错也很难,心服口服改错更难。这就需要一场外部危机来叫醒你。
智明星通、元气森林的创始人唐彬森前段时间有个演讲,复盘了自己初期创业的故事,我觉得蛮有意思。(这两个品牌都很强,估值也都几十亿美金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唐彬森的创业团队很强,2004 年去国外参加程序设计比赛,一上去就击败了很多世界一流大公司和大学的团队,赚了 25 万奖金。
但唐彬森选择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很离谱的领域——心理测试。因为他觉得这个行业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没有特别成型的模式,以自己团队的牛×,杀进来还不是见谁灭谁,这简直就像是老天为他单独留下的一块蛋糕。
他始终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行业内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一定是牛人看不到机会,而更可能是根本没有机会,根本没办法孕育巨头。
想要教育市场的人,都被市场教育了。
因为身在局中,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唐彬森三年都没想明白。
当年有一个投资人,看他们这群年轻人很有活力,于是准备给他投 1000 万,但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到账。
尽管唐彬森当时很想要这笔钱,但他后来非常庆幸对方没给投资,因为如果不是团队的钱花完了被迫转行,他们可能还要在心理测试领域耽误至少 3 年。
唐彬森说:「如果当时他投了,我们就不会转战游戏领域,中国就会少赚十亿美金外汇」。
要知道唐彬森创立的智明星通,在 2016 年全球 50 大 app 发行商中位列第 16,在中国仅次于腾讯、网易。
危机的发生并不一定是要伤害你,也可能是让你从迷局中醒过来,或者把你以前故意忽略、拖延、认识不到位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逼你去解决问题。
我 2 年前交了 20 万费用从报社离职,当时我就劝丹妮,既然传统媒体一直在走下坡路,为什么不趁着年轻尽快离开呢?
丹妮一直说,报社有部委拨款,差不到哪里去;尽管工资不高,但是安逸;与其贸然去找工作,不如先等好的机会出现……
前一段时间见丹妮,她后悔为什么不早一点离职找工作,现在自己 29 岁了,总归感觉有点晚了。
我说你应该庆幸,房贷和疫情让你在 29 岁醒悟过来,而不是在 40 岁、50 岁。毕竟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都必然会发生,那你解决问题的难度会更大。
低谷来临的时候不要一味抱怨难过,不如认真想一想,危机到底要教会你什么?是不是给你创造了一个机会,让你解决过去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危机来临的时候
不要试图捍卫「过去」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产生动乱时,最大的危险不是动乱本身,而是人们按照过去的逻辑行事。」
但很多人越遭遇挫折,越会强调「过去的经验」「过去的辉煌」「过去的习惯」……
不是说「过去」不重要,但不也恰恰是「过去」,把你带到了困局当中么?
往往当下越失败,人们就越喜欢强调「过去」,这也意味着他们对当下的困局束手无策,才会产生心理防卫。
但你要知道,捍卫过去并不能开创未来。
我以前讲过一个故事,我在报社做记者的时候,刚来到报社的分管副社长,挨个找记者谈话,「你怎么看待报网融合,你认为怎么实现报网融合?」
我一阵气结,报网融合这个概念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最火,现在我研究生都毕业两年了(2018 年),报网融合这个词儿都老到没什么人提了,甚至连网站都没什么人看了,你问我怎么看报网融合?
我当时还是年轻,直说报网就不应该融合,这就好比要求婆婆跟儿媳妇像母女一样相处,婆婆就不是妈,你怎么能当成妈呢?儿媳妇就不是女儿,你怎么能当成女儿呢?他们本来就不是,那怎么能装成一样呢?报纸和网媒,各有各的运营规律,我们干嘛不直接做网络媒体,非得让他俩融合呢?现在的潮流是公众号、短视频,为什么还要做网站呢?
我的结局就是,得了一句「年轻人就是有想法」,然后被请(撵)出了办公室。而我们报社依然如故,搞了好几年报网融合也没成功,收入越来越少……
后来我才知道,领导们之所以开始重视网媒,是因为报社最大的广告代理放弃了合作,报社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广告收入,因为没有客户愿意投放纸质媒体了。
非要搞报网融合是因为,领导知道网络是趋势,但又总觉得,我们报社有光荣的纸媒传统,我们在传统媒体当中也是很优秀的,我们的报纸以前经常受到领导嘉奖,我们有一大批优秀的纸媒记者,我们的报纸杂志取得了很多成绩……
他们觉得一切「过往」都很珍贵,但现实是:
你的报纸业界影响力很大,但现在没人看报纸了啊;
你以前纸媒业务赚钱很多,但现在没人看报纸了啊;
你有很多优秀的纸媒记者,但现在没人看报纸了啊;
你以前经常受到领导嘉奖,但现在没人看报纸了啊……
就像IBM CEO 罗睿兰说的「不要总是试图捍卫过去」,当新的机会来临时,过去的成绩、经验、资产、习惯,反而可能成为你的包袱。
房地产大 V欧神说,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需要注意的是“浪花”越来越强了。
海浪从 2 米变成 4 米,最终变成 10 米,大海在共振,大海在咆哮,这才是船长应该惧怕的。
而不是总强调「我的经验是什么」「我的习惯是什么」「我以前取得过什么成绩」。在大潮来临时,你的过去一点都不重要,如果你不能顺从大潮的意志,那就只能被一个浪头拍翻。
始终保持触角灵敏,不断地接受世界变化的信息,并根据变化调整赛道,「时刻准备着」和「知进退」才是成年人最正确的做法。
困局中如何破局
找到适合自己的新赛道?
在困局之中,有人选择硬扛,等待转机的到来。有人选择破局,寻找新赛道,自己创造转机。
这两种选择未必有高下之分,但是因为硬扛实在不需要什么技巧,我们就只讲如何通过选择新赛道来破局。
前一段时间有朋友来找我,因为单位效益本身就不好再加上疫情,最近收入锐减,所以咨询我是不是可以做什么副业,或者也可以改行,但是又不知道做什么好。
我就以新媒体行业为例,帮他做了一个简单分析,我把这个方法简称为「六步法」。
1)列出新媒体的所有细分大类。比如内容大类有财经、商业、情感、娱乐、成长、军事、时政等等。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把垂类划分得太细,那就很容易进入一个很小的市场,你再强也没用。比如有人就专注成长领域里的一个小细分领域——「如何变得内心强大」,一方面关注这个问题的用户很少,另一方面你可能写几天就无话可说了。
2)分析以下三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哪些领域能通过学习进入?
比如你喜欢又擅长制作娱乐内容,那你就做娱乐内容。如果你喜欢但不擅长做商业内容,那就研究是否可以通过快速学习,进入这个领域。
3)分析垂类行业里有哪些标杆?你通过个人努力,是否能够超越、达到或接近标杆的水平?或者你能够提供什么差异化的内容?
比如,你觉得公众号「进击的阿秀」很不错,那你就可以分析他的所有内容,毕竟文章都摆在明面上,你可以研究应该如何超越、达到或者是接近他的水平。
4)研究标杆们的商业模式,思考他们是如何赚钱的,是否具有丰厚的利润。
比如公众号赚钱的业务,基本上是广告、付费社群、付费课程、电商。
你选择的领域是否具有盈利的潜质,比如情感类可以做电商、接广告,心理类可以卖课程、卖社群,国际政治、军事类的变现模式就相对狭窄。
5)研究内容行业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从宏观层面看,内容行业就是通过提供优质内容,获取一定规模、粘性的用户群体,进行流量变现。
但是具体路径差异很大,比如公众号是自增长机制,你需要通过促进用户转发、大号转载,增加用户数量,但相应的粘性很好;头条号则主要是平台算法推荐,你很容易获得初始用户和阅读量,但是用户基本没啥粘性。
不同的平台属性、底层逻辑,会导致操作模式、变现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
6)请教行业内的牛人,对自己的设想、方案拾遗补缺。
这一步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进入新行业时很容易想当然,找个牛人来指导你,犹如在更高维度上拉你一把。毕竟你看过再多猪跑,你对猪肉的认知也比不上吃过很多猪肉的人。
我发现这个六步法,并不仅仅适用于新媒体行业,也一样适用于其他行业。我们可以把这个方法进一步抽象化:
1)列出你想进入行业的所有垂类,但不要过细。
2)研究你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哪些问题能够通过学习解决。
3)研究行业标杆,思考如何逼近或超越他们,以及差异化竞争策略。
4)研究标杆们是如何赚钱的,以及这个行业是不是有丰富的利润。
5)研究不同行业赚钱的「关键」是什么,你如何才能做到。
6)请教牛人,对自己的方案拾遗补缺,或推翻重来。
一些具体建议
自从疫情发生以后,大家都很难,我也看了很多案例,现在总结给大家,希望对那些身处低谷的朋友有所帮助。
1)负面情绪是没用的,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寻求帮助。
很多人都说自己每天吃不下睡不着,心情焦虑。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负面情绪是没用的,甚至沉溺在负面情绪中是有害的,与其整天在家里哭天抹泪,还不如好好想想谁能帮上你,哪里有新的机会,就算是出去跑跑步也比焦虑、痛苦、抱怨有意义。
2)跟随策略:行业里面是不是有丰厚的利润、多如牛毛的高手。
前几天我在听一个做餐饮的老板说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海底捞那么强了,巴奴毛肚火锅的杜中兵为啥还要做火锅?
因为这是个数千亿的市场,海底捞一家根本占不过来。多如牛毛的高手杀进来,当然意味着竞争激烈,但同样意味着丰厚的利润。
高手既然已经圈定了赛道,那你跟随就好了。当然跟随不是正面竞争,而是在赛道内部差异化竞争,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3)系统反思:到底什么适合自己,不要人云亦云。
前几天一个星友问我:阿秀老师,我是一个中专生,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临时工,我想通过写作赚钱,应该怎么做?
说实话写作还是个脑力活,虽然可以说人人都有机会,但实际上隐性门槛非常高。所以我从来不劝人写作赚钱,我永远都劝人努力学习,分清楚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像这个小兄弟,写作赚钱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思路,反倒是考个学历,或者考一些资格证,带来的收入提升大得多。
不要看人家做号赚钱你也做,看人家摆摊赚钱你也摆,看人家开餐馆热闹你也开……任何一个行业赚钱都不容易,如果你不考虑自己适合什么,总觉得别人行我也行,那就一定会赔死。
4)不要被鸡汤毒害,总想「读书」「跑步」。
前一段时间有些朋友被裁,或者没有业务,我问你们在家都忙啥呢?很多人都说在家「读书」「跑步」……
说实话这种万金油策略并不能起到作用,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找工作、找项目。如果找不到,反倒是要思考自己过去的问题是什么,要如何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不是说读书、跑步不重要,只是说这不是首要任务,也很难直接解决你的问题。
5)越是在低谷的时候,越要寻找向上的力量。
以前总有后台留言说:我很穷、我很累、我没时间,所以我没时间和精力学习,没办法发展人脉寻找机会结交人脉,没办法跳出这个深坑。
恰恰就是因为你处于低谷,所以你更要想办法寻找出路,低谷应该是你的动力,而不应该是你的阻碍。
因为你如果不想办法跳出来,而是一直在那里忍受痛苦,那就永远没有希望。
你受不了向上生长的苦,那就只能忍受贫穷、平庸的苦。
如果你不甘于现在的生活,那你就要对漫漫征途做好准备,随时开着探照雷达寻找机会,随时准备承受千斤重压,随时准备向现实低头,调整付出很多心血的努力……
当然,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一定是十二万分的痛苦。
人不就是这样么,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