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城市,对很多人而言,都是个纠结了多年的问题。
有人说:“在这个小城市里,我交不到知己,也实现不了想要的人生,我想去北上广。”
有人说:“还是家乡安逸啊,待着待着我就不想回上海了。”
是啊,小城市包容不了前一种人的远大梦想,大城市却又撑不起后一种人对温暖安逸的向往。
那么,我们究竟该去哪儿呢?
大城市的优势一: 更高的包容度 在上海待得越久,我就越爱这座城市的包容。 为什么? 大城市的优势二: 更高的公平性 在小城市里,人与人的关系更加重要。 大城市的优势三: 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快的发展速度 如果你想要的是更快的成长、更高的平台、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先去大城市发展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为什么? 3)“面”说的是你所在的行业,你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是哪个阶段?是成长期、成熟期还是衰退期? 4)“体”代表的是你所在城市,它说的是你所在“体”的经济状况、发展环境、政策法规等。 大学一毕业就在淘宝开了网店,很快就做起来了,年收入是当时我们这些人的N倍。他自己虽只是个“点”,但因附着的是一个正在崛起的“面”,于是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毕业后选择大城市,也是基于同样道理。 所以,如果你能从中学习,吸收知识、技能、方法,获得丰富多样的阅历和眼界,你这个“点”就能获得更快速、更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而这一切发生的基础,正是你所在的这个“体”。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原来大城市有这么多的好处呀,我也要去。 当然可以啦。 关键一:你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愿景 很多年前,当我还读大学时,头脑中就有一副画面:身着职业套装,脚踩高跟鞋,风姿绰约的出入于上海最顶尖的写字楼。 那是我当时对未来工作的愿景,那时我还是个一心一意想进世界500强外企的小丫头。也正是因为这一愿景,我来到了上海读书。 选择原因很简单,上海是世界500强外企总部聚集地,所以在这个城市里,我能获得比家乡更多的进入外企工作的可能性。 那时,我的价值观之一是“成就”。所以,对那个年纪和时期的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拼搏奋斗,从而在上海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所以,不论从愿景还是价值观的匹配度看,当时,上海都是我的绝佳选择。 现在,很多年过去了,我的人生愿景已不再是在世界500强公司做到高管职位,我的价值观也不再是“成就”。 相比在大平台上束手束脚、螺丝钉似的工作,后来的我更向往那些能够释放我天赋和热情的事,与此同时,我的核心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的人生愿景与价值观已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如果你能明白自己的人生愿景及核心价值观,那么你就更容易做出要去哪个城市定居发展的选择。 当你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与选择的时候,可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哪种环境更能帮我实现人生愿景? 第二,哪种环境能更好支持我活出核心价值观,成为身心一致的自己? 所以,如果你现在的人生愿景和价值观就是要有所成就、快速成长,那么大城市就会成为非常好的选择。反之亦然。 当然,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个人的人生愿景与核心价值观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你的成长、你对自己认知的不断深入、你的经历、以及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从我们这代人开始,选择一地定居、从一而终的方式可能再不适合。 相反,依据变化的个人愿景和价值观去改变自己的居住地,可能会在未来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辞职后,我就一直在为成为一名“工作地点自由人”而努力。疫情发生前,每个月我都会有几天时间离开上海,去杭州和苏州生活和工作。 而我未来的目标则是成为一名“国际自由人” - 每年在不同城市和国家间进行工作和生活的自由切换。 关键二:你的环境性格 什么是环境性格? 它说的是一个人的理想居住地,很可能正是另一个人的地狱。 1)第1个类型 - 田园主义 如果这位先生,他在城市化和寻求刺激的维度上取得高分,而他的太太,在田园主义和尚古主义维度上取得高分。 那么,对这位先生来说,搬到一个能满足他社交、文化多样性以及冒险需求的地方,就显然是个理想选择,比如大城市。而对太太来说,城市却是几种选择中最没吸引力的一个,因为她在田园主义和尚古主义的维度上都得了高分。 这就是环境与人格间的关联,以及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环境的选择和取向,它会深刻影响到我们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选择。 但是,与愿景和价值观一样,环境性格也会变。 曾经的我是个非常喜欢热闹的人、喜欢大城市,但现在的我却更向往山水人文的生活。所以,像杭州那种,整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园林,既有山水又有人文;或是像苏州古城区那样,充盈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气韵与园林美景的地方,就成了我最近这些年的心头好。 最后的话 其实,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选择的关键都不是别人如何说,而是:你是不是能在那里活得高兴自在,它是不是能与你当下的愿景、价值观、环境人格相互匹配。 这,才是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
在大街上走,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参加不同活动,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奇装异服,有人奇思怪想,有人是同性恋,有人是丁克族;有人来自乌克兰,有人来自纽约。但仿佛不论是谁,这座城市都能完完全全、100%的包容。
然而,当回到家乡时,你忽然发现,仿佛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周围同龄人都结婚了,你的单身就显得非常刺眼。周围同龄人都生孩子了,你的丁克就显得很是奇怪。大家都认为公务员是一份好工作,所以你的辞职让人难以理解。大家都认为不良青年才会纹身,所以你的花臂就是惊世骇俗。
大城市里的正常人,一旦回到小城市,很可能就会变为怪物或不良少女/青年。
在大城市里,文化和价值观都很多元,什么样背景、想法的人都有,时间久了,耳濡目染之下,你会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人生的权利。
然而,在小城市里,文化和价值观都相对单一,大多数人都是按着主流价值观在生活和工作,一旦逾矩,就会被亲朋好友教育,要求你立刻回归“正路”。
所以,如果你我行我素,大城市可能就是佳选;如果你中规中矩,小城市可能就是良配。
毕业时,你的家人、亲戚、家人的朋友、亲戚的同学可以通过他们的关系网帮你轻而易举找到一份工作。所以,谁家的关系级别高、谁家的人脉广,谁家的娃就更容易找到一份顺心如意的工作。
所以,对于那些本身并无关系的人而言,这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公平。
相反,在大城市里,你则更有机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得一席之地。
在上海这么多年,我亲眼看到很多家境平凡的人,甚至贫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现在的成就和财富。
是的,大城市会要求你有更高的独立性,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肯打拼,它就会给你相对公平的舞台,让你实现你想要的人生。
此中原因可以依据我之前写过的“点线面体”思考法进行分析:
1)“点”代表的是个人,也就是你的努力程度、你的智商、情商、天赋、热情等,这些都存在于“点”上。
2)“线”可以代表的是你所在的企业。
一个单独的“点”,它的发展速度自然就很有限,然而,如果它能存在于一个正在崛起的,或者是正在高速发展的“体”或“面”上,那就不一样了。
很多年前,一些人正是因为抓住了淘宝这个平台的崛起,实现了自己品牌或网店的高额收益。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如此:
在大城市里,你能接触到更前沿商业模式、更有才华的人、更具创意活动、更高水平展览的几率比在小城市里高出许多。
虽不能说,“体”、“面”和“线”的选择就一定比“点”更重要。但是,如果是同一个“点”的个体,借助了足够好的“线”、“面”和“体”,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决定你究竟该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关键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点,而是你核心价值观、人生愿景,以及你的环境性格的匹配度。
高度田园主义的人对纯粹的环境体验非常敏感,反对土地开发,喜欢开阔空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他们还认为自然力量是人类生活的塑造者,支持在自然环境中自给自足。所以,这类人更适合待在自然环境很好的地方,而不是大城市。
2)第2个类型 - 城市化
高度城市化的人喜欢高密度的生活,喜欢城市中频繁多样的刺激,他们对文化生活感兴趣,喜欢人类丰富的多样性。所以,这类人显然会更钟情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或者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
3)第3个类型 - 寻求刺激
这类人对旅行和探索不寻常的地方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强烈复杂的身体感受,具有非常广泛的兴趣。所以,对他们而言,在不同城市间、甚至不同国家间变换,就可谓是最完美的选择。
4)第4个类型 - 尚古主义
在尚古主义上得分高的人喜欢古董和历史遗迹,相对于现代设计,他们更喜欢传统设计,他们对早期巧夺天工的环境风景和文化艺术品具有审美敏感性,他们喜欢收集对自己具有情感意义的物品。
5)第5个类型 - 隐私需要
这类人非常需要独处,以避免刺激与干扰,他们不喜欢和邻居有过多交往。
所以,两个打算选一处定居的夫妻,即使他们很有钱,可以在各种选项中任意选择,无需考虑经济因素。但假如两人的环境性格取向不同,他们的意见也会出现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