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没有“过度管理”
只有“错误管理”
前几天,在进化岛社群里看到一条提问,问我有什么建议。
她问:我觉得我的企业现在“过度管理”。
我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叫“过度管理”。
为什么?
当我们说“过度管理”的时候,我们在说的是一个程度问题:
一日三次,每次两粒。儿童呢?儿童减半。这是“过度管理”。
说这话时,背后的心态是:
我的管理水平是好的,对的,高的,就是药下猛了。
可是,用KPI管理初创企业,用预算制度管理转型企业,是“药下猛了”吗?
不是。是“药下错了”。
创业期,战略还没有流程化,流程还没有工具化,KPI这剂药不是猛,而是没有设定的数据和流程,无法使用。
转型期,确定性被打破,新模式待建立,预算制这剂药也不是猛,而是明天怎么干都还不知道,明年怎么预算,预算不起来。
KPI之于创业期,预算制之于转型期,不是猛药,而是错药。
管理问题不是程度的问题,而是匹配度的问题。
把匹配度问题,当成程度问题,是一种躺在舒适区的自我安慰。
我们会敌视“复杂”,但忽视“不配”。
没有什么叫“过度管理”,只有“错误管理”。
医生最大的能力,是对症下药。
管理也是,要把90%的时间,花在有效沟通上,避免错误管理。
把心思放在“匹配度”,而不是“程度”上,才能对症下药。
— 2 —
管理者90%的时间
应该花在有效沟通上
— 3 —
只要结果的管理者
是不合格的管理者
最后的话
怎样才是好的管理?以盖房子为例。
你找20个工人来,说,这是图纸,这是钱。
你们必须有化繁为简的能力,把房子在20天内盖好。
这是不现实的。
作为管理者,我们懂得如何化繁为简。
我们要先把工种先分为木工、水电工、瓦工等等,再把工序分为一二三四五。
然后,重要的部分来了,你要给每个工人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比如把砖头直直地砌起来,3米高、2米宽。就这样。
工程师只应接受简单的指令。
我们“期望”大家足够聪明,但如果把质量“依赖于”大家的聪明,就会把公司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上了。
对人才期望过高,对现有能力和主动性不满,可能是因为管理的薄弱。
懂得化繁为简,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把90%的时间,花在有效沟通上,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只要结果的管理者,是不合格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