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微博热搜很热闹,
让孕妇在家手写心得、扔员工工牌、
龙湖老板吴亚军的犀利吐槽:“公司不是家”……
越能彰显一家企业的文化。
今天我们就从细节之处入手,
看看企业文化的落地之道。
星巴克:伙伴体验
“文化融入” 课程主要包含3个“C”— 咖啡(coffee)、文化(culture)、联结(connection)。
咖啡(coffee)
咖啡知识是星巴克业务的核心。通过咖啡课程、咖啡品尝和“香味实验室”的体验,伙伴们对咖啡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文化(culture)
文化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星巴克发展的历史,以及公司的价值观、责任和使命,这些都是星巴克区别于其它公司的特质,也是让全球伙伴凝聚在一起的核心。
联结(connection)
联结是指伙伴与上下级、跨部门、跨区域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课程中,一定会有几位公司高管前来与新伙伴进行交流,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星巴克,每位领导者必被要求具备或提升“讲故事(storytelling)” 的能力。将自己的个人经验用故事的方式生动地分享给伙伴,使之从中得到思考与领悟,是星巴克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3个“C”的培训,新员工从了解咖啡、知悉公司历史等硬知识开始,体悟领导者们的故事,逐渐切身感受到星巴克人所承载的文化,有助于在之后的工作中渐入佳境,加速融入这个大家庭。
除“文化融入”的学习之外,新伙伴被要求进行至少三天的门店实习(store immersion)更多了解业务与文化,以及获得“咖啡护照”,开始学会品鉴并记录的“咖啡之旅”(coffee journey)。
此外,一年一度的“咖啡发源地之旅”也会带领伙伴到咖啡的发源地之一——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实地体验咖啡从种子开始的成长、收获和加工。咖啡学院还不定期在办公室组织“微课堂”,分享并探讨有关咖啡的话题。这些都是帮助新员工迅速懂得咖啡与文化的重要途径。
感受一杯咖啡的“温度”
自2017年6月1日起,所有在星巴克中国自营市场工作满两年,且父母年龄低于75周岁的全职伙伴(员工)都将享受这项计划——由公司全资提供的父母重疾保险。
该福利首批预计将惠及星巴克中国一百多个城市千余家门店的上万名伙伴父母。
这也是对星巴克现有伙伴医疗保险的进一步补充,现有医保计划已覆盖了所有全职伙伴,以及他们的配偶和子女。
除了医保外,星巴克的全球CEO霍华德·舒尔茨每年都会前来中国,除了和高层开会,日程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安排就是和伙伴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其最具代表性的方式就是举办伙伴及家属交流会。
在家庭日,公司会邀请伙伴以及伙伴的家属聚集在一起,深度体验星巴克是一个怎样的公司;霍华德用“讲故事”的方式向伙伴及其家属分享心得与体会,传播公司文化。和家人一起体验公司文化,会使伙伴们对公司有更深刻的亲切感与融入感。
在星巴克还有一个为伙伴们津津乐道的人文举措——回家乡继续职业发展。星巴克的很多伙伴都是外来打工者,如果某位伙伴的家乡新开了星巴克门店,那么他可以申请回到家乡,继续在星巴克工作,职业发展通道也仍然继续,甚至会出现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通过自身的努力,李颖在星巴克的职业生涯一路顺风。2007年夏天,星巴克在武汉开始招募新伙伴,“回家计划”为李颖带来了新选择和新机会。究竟是跟随自己热爱的工作回家,还是留在重庆继续和伙伴以及朋友共同奋斗?李颖斟酌许久之后选择了前者。
2008年,她终于回到武汉,一个月后,武汉的星巴克门店开业,李颖再次燃起斗志,仿佛回到了刚刚加入星巴克的时候。她和伙伴在这个咖啡文化刚起步的城市积极普及咖啡知识、推广咖啡文化,为顾客耐心介绍咖啡种类,从店经理转职为学习发展部专员,之后一步步晋升为星巴克华中大区的培训主管,其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有一个机会,做最好的自己。有一个机会,成就非凡事业。”这是李颖对自己在星巴克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从西部回到武汉继续自己在星巴克的职业生涯,也是她为自己这十年画下的圆满句点。
■ 迭代新生的“功夫七力”
功夫七力模型
事业激情:认同、相信并热爱公司的事业,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紧密链接起来,不断迎接挑战,突破瓶颈,攻坚克难,致力于实现“成为全球中式餐饮第一产业平台”的愿景。
战略思维:充分理解公司的战略,将战略要求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站在集团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充分理解和执行,最终形成前瞻性的认识与建议。
创新变革:支持公司发展思路,悦纳新想法,结合行业、战略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势,把握顾客需求,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更有效的盈利或管理模式,并将之有效转化为实践成果,促使组织革新的落地。
创造顾客价值:以顾客为中心,对于内、外部顾客需求能够做到快速响应,进而还能够前瞻性地洞察顾客需求,通过不断驱动、落实产品和服务的改进,确保为内、外部顾客提供持续稳定的高品质产品和美好的服务体验。
结果导向:对组织、工作以及职业发展表现出抱负和追求,能够根据公司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的经营重点及时调整工作,努力实现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进而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
高效团队: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付出,帮助营造健康积极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综合能力,助力打造高绩效团队,以促进公司战略业务目标的实现。
合作共赢:能够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各利益相关方协作互助,将各种资源(如信息、顾客、品牌、团队等)合理组织起来,并通过多方协同合作等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增值,以实现业务目标。
修养,根植于内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化宣导不能一味“纸上谈兵”,而要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无论是总裁、各战略委,还是总监、基层经理,都是“行走的”文化传播者,“功夫七力”已深入其骨髓,融入他们平常的一言一行。
■ “夜总会”
基于集团战略发展需要,总裁会不定期召开“夜总会”,这已成为高管工作的一种常态。所谓“夜总会”,即“夜夜有会”。之所以在晚间开会,是因为集团崇尚敏捷管理方式,总裁和各战略委白天都扎根一线,进行业务优化,只有晚上有空聚到一起总结、复盘。
“夜总会”往往开到午夜,第二天各位高管依旧准点上班。这只是总裁工作的一小部分缩影,正是这种工作热情,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功夫人。
■ “站会”
在功夫集团,每周的“站会”都是文化宣彻的好时机。除了梳理本部门工作外,各经理也会表彰有突出表现的员工,这种表彰被称为“认同鼓励”。表彰的事件可能很小,但其主人翁精神,值得全部门、全集团学习。这种正向的激励方式能够提升基层员工的归属感,同时也提升功夫集团的品牌效应。
除了认同鼓励外,集团还设置了一系列奖项,分层级表彰公司的标杆人物。有针对集团战略委的“年度风云人物奖”,针对总监、副总监的“卓越人物奖”,针对经理的“总裁奖”,针对基层员工的“文化大使”,奖项不同奖金各不相同。正是各层级标杆人物的榜样力量,激励着其他员工不断前行。
倡导行为 vs 反对行为
每个月各中心定期组织文化主题研讨会,复盘近期工作的同时,找出中心和个人值得弘扬和需要改进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次会议后,中心都要向功夫大学提交相关会议记录。
■ “有建议,大声说出来!”
组织最大的浪费是人工智慧的浪费。身处一线的员工最了解和熟悉自己使用的设备、生产流程的每个细节,他们会对生产工艺、适用设备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
此时,功夫大学会邀请其所属分公司一把手、相关专家组成评定委员会,进行全方面考察,一旦判定该建议具有合理性,能够帮助集团提升绩效,那么集团就会进行大范围推广,并根据等级不同给予意见提出者奖金奖励。
■ “赛出激情,赛出水平!”
以“我与功夫集团共发展”全国演讲比赛为例,大赛分为初赛、复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地区自行组织,进入复赛的员工会前往总部功夫大学接受专业化培训,包括演讲PPT优化、演讲技巧升级、形象指导等。同时,功夫大学也会为每位员工定制个性化宣传海报,把他们包装成演讲界的明日之星。
复赛在总部举行,采取全民公投制,每位观众有且只有一票,冠军根据得票现场产生。不仅冠军有奖,所有给冠军投票的观众也有相应奖励,这种全民互动行为,也增加了员工与集团的粘度,让员工感受到“我是功夫集团的主人,我要为它做贡献”的含义,并将这种主人翁精神付诸实践。
03
方太: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方太将儒家人本思想、儒家教育观、儒家学习观、儒家修身观等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有效地指导公司的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工作。
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学习氛围
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学习氛围
所有企业的人才发展都需要根植在企业文化的土壤中,方太也不例外,而方太独特的学习氛围则来自儒家文化。
方太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站出来,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孔子是万师之表,儒家本身也很强调学习、修身和反思。儒家文化的土壤为方太建立了一个可供员工学习与发展的生态环境。
■ 读经一刻
每天早上,部门负责人都会带领员工对于儒家经典和企业文化经典篇目进行集体学习,持续15分钟,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全员读经5分钟;
第二个环节,让引读的员工做较为深入分享,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第三个环节,由部门负责人点评5分钟,进一步升华。
分享的经典主要包括《弟子规》《四书》《方太儒道》《圆满幸福人生之道》等。
■ 日行一善
这是一种公益活动。方太编写了《日行一善行动指导手册》,指导员工抓住当下,立善念、讲善语、施善行。公司倡导行善,并为员工行善创造条件,集体组织行善活动,或者由员工自发参加公益项目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举。
■ 礼仪仪规
礼制是方太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落地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方太的一些大型会议上,会有拜孔子的仪式;培训课程期间,如果有学员要出去,走到门口的时候需要向大家敬礼,再出门。
通过这些简明的形式,培养员工以“仁义”待顾客,体现了公司以“仁义”待员工,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
■ 青竹简国学计划
自2010年3月开始,“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已施行了六年。这段时日里,该计划针对高校、老师、儿童和公司内外部的国学爱好者广泛开展国学活动活动,总计邀请了数十位国学大师进行现场交流,间接影响人数近百万。
■ 广州地铁“阳光文化”体系
文化主线:阳光文化
企业使命:地铁,为广州提速
企业愿景:致力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典范
核心价值观:诚信、务实
经营理念:共享成果,永续发展
管理理念:文化引领,战略驱动
服务理念:至诚至爱,知心贴心
人力资源理念:以人为本,快乐成长
安全理念:让安全成为习惯
廉洁理念:诚实做人,干净干事,共享幸福
“思想—行为—习惯”的转变,是企业文化落地实践的核心所在。因此,广州地铁借助5种活动,将墙上的文化落地执行。
■ 一场电影,营造视听感动
广州地铁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0.6岁,对新事物接纳能力较强,采用创新的宣传方式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于是,2012年初,广州地铁深入挖掘员工践行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并编撰剧本,选用一线员工参演,拍摄了微电影《我和阳光有个约定》。目前为止,各部门组织观影数超百场,微电影的受众覆盖全员,在促进员工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同时,更为他们认同并践行文化塑造了标杆。
■ 一个讲堂,讲述身边故事
2012年8月,广州地铁开办了广州市第一家企业类道德讲堂——“阳光地铁,行之有德”。以道德讲堂为载体,积极宣贯“知心、贴心”最美地铁女员工张洁、“诚信、务实”典范张重阳等优秀员工践行企业文化的先进事例,引导员工学习标杆的同时,能够认同并立足自身岗位。
■ 一次培训,促进健康成长
对于管理层,广州地铁的领导每年都会亲自讲授企业文化,如“第一党课”“总经理课堂”等;而对于新员工,广州地铁专门成立了“文化讲师团”,从宏观理念到落地践行的案例讲解,让员工由浅入深地认知、认同广州地铁自身的“阳光文化”。
■ 一种环境,看得见、摸得着
在广州地铁的员工日常办公区域,可以随处看到文化的目视系统,即文化理念、公司历程展示栏,阳光文化办公用品,内网登录画面等,以此来展现其文化的理念内涵,营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氛围。
■ 一系列活动,亲身体验乐趣
每年,广州地铁都会举办诸多企业文化类活动,如“广州地铁文化展”——呈现各部门年度内所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及成果。在文化展上,部门之间相互评分,使得经验充分交流与分享。
同时,参观文化展的员工还拥有“点赞”权,每位员工都可对自身所喜爱的文化活动投票点赞,用行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反馈对文化建设的意见。通过这样的活动,员工便可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文化,潜移默化之中增强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