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如何快速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培训经理需要掌握一些经典的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今天就先介绍一套野中郁次郎的理论。
【SECI模型】
SECI模型的最初原型是被誉为“知识管理理论之父”的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于1995年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一书中提出。SECI模型和“Ba”理论对知识在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知识创新过程给出了一个系统性解释和知识创新的范式。
SECI分别是四个词的缩写,S(Socialization)社会化、E(Externalization)外部化、C(Combination)结合化、I(Internalization)内部化,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模式。要在企业中形成“创新螺旋”,必须将四个部分全部建立起来。
创新始于社会化,因此起点从图中的“S”开始说起。
S模块中的“I”是什么?“I”是员工个人的知识。既然创新是知识结合成新知识,那我们直接讨论知识就行了。三个“I”代表多。多个员工凑在一起,知识相互碰撞,碰撞出现火花,创意就此产生。
什么叫社会化?一两个人不能叫社会!大家伙不交流,也不能叫社会!找到一个场所,让大家的知识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碰撞出来的东西叫创意,创意还停留在意识阶段。如果你非把它叫知识的话,只能叫隐性知识或者叫暗默知识。
什么叫隐性知识?就是你虽然发现了这个规律,意识到了这个规律,总结出来这个知识那你没告诉别人,隐藏在你脑袋里的知识,叫隐性知识。但是这是知识刚被创造出来的形态,专业术语叫“意识”。知识化的过程,就是相互碰撞出火花,创造意识的过程。伴随着有一天,我们把它说出来:“唉哥们,我发现一规律啊!这么干这事儿就能成!”。你一说出来,知识就由“I”变成了“G”,同时也由隐性变成了显性。
那什么叫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就是在人类社会流传的知识。不归任何人,没藏在任何一个人脑袋里的知识。它在社会范围内流传,这就是显性知识。纸上写着的、网上能搜到的、或者随时都能问到的,这都叫显性知识。知识变成显性的时候,由“I”变成了“G”, “G”是什么?就是group,团队的知识。我们在企业里都生活在小团队里,有的人生活在班组里,有的人生活在科室里,有的人生活在部门里,即使是董事长,总经理也是生活在高管团队里,到此为止,知识被正式创造出来。
第三步,把新创造出来的知识在公司内跟其他知识进行结合,完成创新过程。这个再结合化过程中,新旧知识结合出了新知识,到此为止创新完成。创新肯定是跨团队的。比如锯的发明就是鲁班团队的知识、木匠团队的知识、跟铁匠团队的知识结合的结果。
我们总结一下。规律是什么?
第一,意识到这是个规律。之后把知识创造出来。显性化之后,这个知识怎么样?再跟其他知识结合,发现规律、创造知识,相互结合,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因为创新是持续性的根本创新。这个过程必须把这部门创造的知识全员分享,变成企业里每个人的知识。好比一个人上到二楼,他拿到了开门的钥匙,一分享就让所有人都上到了二楼。全员掌握了知识,能力提升之后,有了知识大家再进行下一轮创新。下一轮谁创造出知识都可以,只要有一个人创造出来,我们又集体都上升一层,就像是螺旋式上升。
以上就是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理论,简称SECI模型。但这个方法论怎么落地呢?下面我们看野中的“Ba”理论。
【“Ba”理论】
野中1998年提出“Ba”理论,该理论具体说明了场景、场所与知识创新的相互关系。知识创新需要建成四个“Ba”,分别是创始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
“Ba”定义为知识被转移、分享、利用、创造时所处的情境,它是物质空间(办公室)、虚拟空间(微信社群)和精神空间(共享的理念),或者是三者的任何组合。”这个场,就是一个空间,带有能量的空间,能够对人产生影响的空间。
通俗的说“Ba”就是一场所,停车场就是停车的场所。商场就是买卖商品的场所。创新场就是大家伙搞创新的场所。
再看,为什么它不叫创新场?它叫创始场。
因为创新刚开始只能叫创意。创意不叫创新,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结合才叫创新,所以这里只能叫创新开始的场所,因此叫创始场。
创新从创始场开始,到实践场完成。然后是又一轮持续创新,螺旋式上升。创新工作室是创始场,大家开会讨论也是创始场,请几个同事喝酒还是是创始场,搞个微信社群,也是创始场。总而言之,建个场所,让思想发生碰撞,都是创始场。
如何能把隐性知识显性化?那要把意识到的规律都提取出来,把它变成知识。这块要交给“对话场”。什么叫做对话?顾名思义,有问有答方为对话。
大家相互问
问:“哥们,你那部门怎么做这么好呢?你那项目怎么干什么好?”。
答:“原因是,一、二、三”。
“唉,是这样!”
我领悟到一个什么道理。他一说,知识是怎么样的,这样就简化了。
所以,这叫“对话场”。
我们经常搞的各种经验交流会,那就是对话场。
系统场和实践场,这两个场不用做,它是现成的。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行业,那就是系统场。大家把创造出来的知识跟其他知识进行结合,解决具体的问题,这就是完全创新过程。这个实验场也不用做,把知识给了大家之后,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应用,自然就内化成能力了,这过程就是内化。
什么叫内化?知识给了你之后会不会变成你的能力?这可不一定。当别人把他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们。这还没有变成我们的能力,直到有一天我们成功使用了这个知识,知识才变成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是真知”。领悟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知识内化成为能力。
视图中,中间的红箭头,就是知识的传递。必须把知识传递给大家伙,你不给,大家伙没这能力。我们一定不要个人决策,要集体决策。当你把知识传递给大家,大家才能与你在一个层次上,一个频道上讨论问题,做出决策。
SECI模型和“Ba”理论对我们知识创新过程给出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分析和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