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工信部等17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聚焦中小企业群体的复苏。
几个月来,我们见证了各大名企的欢喜忧愁,却很少关注中小企业的命运。
但毫不夸张的讲,中小企业才是中国经济的腰部力量。
他们占据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吸纳了80%的就业人口、贡献了超过60%的GDP。但由于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短缺,他们往往在应对危机时显得更为脆弱。
例如,大多中小企业聚焦于怎么“开源”,殊不知其实“节流”也很重要。采购作为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按传统方式围着订单打转,不懂得数字化思维的采购策略优化,其发展境遇便可想而知。
管中窥豹,针对这一情况,工信部在具体措施中也着重强调了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给出具体指导意见。
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在于: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持续为自身赋能。
许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充其量就是把所有人拉进员工群,平时发发工作指示,节日抢抢红包。
可当环境不好甚至黑天鹅事件来临,数字化精准高效、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一个也用不上,仍然面对原料进不来,商品出不去的困境,只能对着手机屏幕干瞪眼。
近两年大部分企业都想,迎着风口向前。
但事实上,如果没有认知突围,把风口的底层逻辑搞明白,迎着风口,也找不对出口。
能否利用好风口只在于两点,一是精准捕捉市场的潜在痛点,二是找到现有趋势或生态下的最优解决方案。
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才能集企业内外之力,向机会点冲锋,借大势成就自己的胜势。
从人类史上几次重要的产业革命看,概莫能外。
而数字化转型,就是中小企业在这个时代能抓住的“大势”,但问题在于,目前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最大的误解,就是只尝试线上渠道产生销售利润。
乔纳-伯杰在《传染》中提到“纯粹接触效应”,意思是某一外在刺激出现次数较多,人们便倾向认同该刺激的现象。
具现在互联网经济层面上,大家看到直播带货、线上促销等商业模式炒得火热,就认为自己也得线上卖货。随后觉得自己不适合线上模式,便草草作罢。
囿于这种认知偏差,路到了眼前却迟疑不前,竞争力便始终局限在逼仄的范围内。
但只要跳出终端收益的单一维度,企业就能基于数字化思维解决自身的诸多痛点。
数字化的“开源”很重要,数字化的“节流”同样重要。
就拿降本增效来说,采购成本占到企业总运营成本的70%,“采购环节成本每降低1%,企业利润增加5%到10%”。
前段时间就有做采购的朋友向我吐槽,线下供应链还没从这次危机中恢复,采购成本急剧增加。
而采购预算又是前一年制定的,在有限的预算面前,她采购工作开展得捉襟见肘,各方面配置不断缩水。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为窘迫的困境,它们大多属于下游供应商,除去物料采购和定期的员工福利、办公换新,在恢复与上游企业的商业合作时,又免不了商务馈赠品的采购。每一点都看似很小,但是每一点都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聚集起来足以影响企业运转。
类似商务馈赠这类必要却量少的采购品,基于传统采购模式很难有议价空间,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定制化的商业馈赠,那便只能零散采购,进一步增加了采购成本。
这方面的采购成本总被忽略,但对于成本敏感的中小企业,却是很重要的降本点。
在这个层面上,数字化的优势立刻得以凸显。
当企业的采购数字化后,从供给端的寻源、匹配,到订购、物流,再到数据、财务管理,流程更透明,操作也更便捷,在提高采购效率的同时,企业也能在控制预算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可以说,面对数字化浪潮,企业要考虑的从来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以何种姿态去转型。
拥抱数字化, 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有人会说,那些成功数字化转型的都是大企业,一般企业哪有这样的体量和资源储备?
诚然,即使是行业巨头,在构筑自成体系的数字化供应体系背后,也少不了十年之功。
对于资源缺乏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凭一己之力在短期内实现转型突破。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在浪潮中只能伫立不动,依托现有的成熟完善的网络生态,仍不失为一种开启数字化转型最快速成本最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