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033039821(服务时间:工作日08:30-19:30;周六日08:30-17:30)
18033039821
热搜 : 单海洋 秘书 行政 中高层 营销 销售 研发 团队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演讲:知识免费,但并不无价

最新演讲:知识免费,但并不无价

2021-01-14 15:53:15
分享到 

64.JPG

我2020年的最后一趟差,是去厦门,专程参加了小鹅通的四周年庆典。

小鹅通是什么?

吴晓波老师的年度知识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就是放在小鹅通这个技术平台上的。林少的《十点读书》也是。纪中展的《科学队长》也是。

除了他们之外,一共有130万多家机构,没有雇佣技术人员开发自己的APP或者小程序,而是把知识产品直接架构在小鹅通上,服务着大约6.8亿的最终用户。

而这些用户,在小鹅通上学习的总时长,达到了4.9亿小时。

4.9亿小时,也就是5.6万年,什么概念?

相当于人类的祖先从迁出非洲开始,就开始一边进化,一边不眠不休地学习小鹅通,直到2020年。

在小鹅通的四周年庆典,我做了一段演讲,讲了关于知识付费的三个大逻辑。

今天,我就把我的演讲内容分享给你。




 1 
知识免费,
值钱的是传递知识的手艺


首先,知识从来都不应该收费。

比如我们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硕士、博士。在初中我们学牛顿三大定律,但是牛顿三大定律是付费的吗?

不是,知识从来都是免费的,你就算不读初中,也能在网上找到牛顿三大定律。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付学费呢?

付学费的目的,并不是购买知识。付学费的目的,是把牛顿三大定律,这个早就已经存在的免费的知识,放到你的脑子里。

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学到知识这件事情而付费。

而学到知识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群人,一群人是牛顿、爱因斯坦,他们在不断探索这个世界,他们在把整个世界的未知不断变成已知。

另一群人是老师。老师干的更多是什么事?

是把这些人类的已知,变成学生的认知。

所以,知识从来都是免费的,收费的是什么?

收费是把知识放在学生脑子里这个学习的过程。

那么,作为一个知识付费的从业者,我们真正的能力是什么?

我们真正的能力,不是创造知识,而是传递知识,把讲的东西让别人听明白。

我做《5分钟商学院》,每一节课大概都是6分钟多一点,1800字左右的文稿。

为了写成这1800字,每一次我都要先找到2万字素材,再写成3千字的草稿,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成1800字。

这个过程,不算我团队的时间,光我自己的时间,每一篇就要花5-7个小时。

而且这件事是没有办法外包的,因为这是你真正的手艺所在。

1800字的文章怎么去组织呢?我们有一个五步法。

第一步,叫场景导入。

比如,一开始你描述了一个场景:小张今天要找你来辞职了,那么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情?

这个场景的目的,就是把读者拉到剧情里面去,让他觉得这件事是跟他相关的,让他愿意花5分钟来听你讲下去。

第二步,叫打破认知。

在这个场景下,应该怎么办呢?这么办吗?不对;那么办吗?也不对。都不对,都不对。这就是“打破认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好奇:哦?那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呢?

第三步,叫核心逻辑。

但不能光讲道理,读者不爱听。而要用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故事,带出逻辑。比如我会讲一个二战时候盟军和德军的故事,最后提炼出“幸存者偏见”这个概念。

第四步,叫举一反三。

提出概念之后,要举一反三。我应该如何避免幸存者偏见呢?一二三;我应该如何利用幸存者偏见呢?一二三。

第五步,叫回顾总结。

用30秒帮读者回顾总结一下要点。为什么要回顾总结?因为音频课程和读书是不一样的,读书读到后面发现前面哪一句话忘了,你是可以翻回去的。但是音频课程你听到最后的时候是不可能往回走的。所以在最后至少要做一个总结。

这五个步骤,就是交付一门知识的手艺。

所以,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大逻辑:知识是的免费的,但值钱的是传递知识的手艺。




 2 

不是原来免费的东西收费了,
而是原来贵的东西便宜了


第二个大逻辑,叫做:不是原来免费的东西收费了,而是原来贵的东西便宜了。

知识服务和内容创业是两件事。今天这么多人从事知识服务这个行业,我特别希望大家明白一个观点:

今天的知识服务并不是因为很多人有了付费的习惯,所以我终于可以收费了。

更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效率,导致过去贵的东西今天可以变得更便宜了,所以我们可以付费了。

比如我们的薛兆丰老师。他的课程《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已经有51万的学员了,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难超越的标杆。

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你想去听到薛老师的课怎么办?有两条路,第一条路,你高考的时候考上北大,去选修薛老师的课程。

第二条路,等你哪天创业成功之后,你付60多万去读北大国发院的商学院课程,你也有机会听到他的课程。

这两条路都不容易。

但是,今天你花199块钱就可以听到薛老师的课了。为什么?

不是因为薛老师把他的容量给开放了,而是互联网导致他的边际成本降低了。

什么意思?

薛老师再厉害、再勤奋,他在北大的教室里只能教5、60个人,这个时间成本是被市场来定价的。市场定了他一天的成本之后,就必须把成本平摊在这5、60个人身上。

但是今天互联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是他可以同时给50多万人讲课了,一旦给50多万人讲课之后,他的边际成本就降到几乎为0,所以你终于可以用199块钱去听到他的课。

所以,知识服务并不是把原来免费的东西收费了,而是把原来贵的东西变便宜了。

如果你也做知识服务这个行业,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把它的基础投入尽量加大,要找到尽量优质的资源来做这件事。

否则,如果你把过去免费都没有人看的内容收费,就算有人来买,他也会觉得你是在收割他。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大逻辑。




 3 

每一个好的工具,
都会让知识重获生命


第三个大逻辑,叫做:每一个好的工具,都会让知识重获生命。

什么意思?

我是在2013年2月份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是一直到2018年才开始真正做公众号。

在此之前,我一直把公众号当做一个朋友圈,用它来整理一些资料,发表一些看法。没有规律地发布着一些内容。

我是先在2016年做了《5分钟商学院》,2018年才做微信公众号。

跟吴晓波老师的路径是相反的,他是先做了自媒体,再做了后来的《每天听见吴晓波》。

但是路径相不相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明白:

收费的东西叫知识,免费的公众号叫内容。

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就是要用每一个工具,来交付最合适的内容。

什么叫每个工具?

2016年做《5分钟商学院》这门课的时候,我跟罗振宇老师讨论过很多的可能性,我们到底要交付什么样的内容?是做商业评论,还是做商学院的课程呢?

最后我们选择了做商学院课程。因为它是知识,知识的时效性是不高的。

《5分钟商学院》做完之后,到2017年9月,我记得当时一共有14万的订阅。到2020年,已经有将近27万的订阅。

这意味着14万-27万之间这13万的新用户是自己长出来的,我几乎没有花任何时间。

为什么会自己长出来?

因为你交付的是知识,知识的生命力是顽强的。

为什么我们不做商业评论呢?

因为商业评论类的内容,到了第二年,你就会发现这个内容没用了,很少有人会在第二年来听这家公司为什么一年前会上市,它不是知识,它是评论类的内容。

评论类的内容,我会更加建议大家,不要用它去换钱,而应该用它去换用户。

所以我们在2018年开始做公众号,就是因为它是内容,内容的目的是换用户,而不是换钱。

在音频和视频出现之前,我们学习的方式是通过文字,通过图书,但是大家记住,书从来都不是知识,书只是把知识交付给你的工具。

有了音频和视频之后,就出现了得到、小鹅通等等。

交付内容一定是以工具为核心的,什么样的工具就交付什么样的内容。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线下的课程,把它剪成若干堂课放在线上呢?

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这种一鱼两吃的做法,是很难成功的。

因为网上的视频,一定有网上的节奏,网上的交付就一定有网上的方法。

音频有音频的方法,直播有直播的方法,短视频有短视频的方法,每一个工具都有它独特的办法,千万不要去一鱼两吃。

2005年,我们看到美国斯坦福学校等在做慕课的项目,就是开放式的学习计划,把老师在线下讲的课,完全放到网上。

当时我们非常兴奋,觉得整个人类要被改变了。MIT、斯坦福、哈佛的老师,在线下讲的课程完全放在线上,我们非常兴奋,我们可以接受跟哈佛一样的教育了。

我们组织了很多志愿者,把课程加上中文字幕,放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希望我们能接受到和美国一样的教育。

但是这件事情没有获得巨大的成功。

因为大家看不下去。

为什么?

因为线下讲一天的内容,你让我花一天的时间在线上来听,我是没有这个兴趣去听的。

所以,一个工具的出现,其实就意味着每一种知识会被重新改写一遍。

音频会改写一遍知识,视频会改写一遍知识,短视频会再改写一遍知识,人工智能可能还会再改写一遍知识。

工具不断涌现的时候,交付知识的方法,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小鹅通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识交付工具,我也是小鹅通的用户。当这个工具出现的时候,借助小鹅通工具这个平台,大家就有机会把过去整个人类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再次交付给今天需要这些知识的人们。

每一个好的工具,都会让知识重获生命。

祝愿大家都能在知识服务中,获得你们的成功。

谢谢大家!


最后的话

以上,就是我在小鹅通四周年庆典上的演讲全文。

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作者 / 刘 润  润米咨询创始人,50万学员《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国内知名商业顾问。为海尔、中远、恒基、百度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关注我们

BEST管理学院二维码.jpg

最具价值管理学习平台

企业培训  股权密码  前沿资讯


提出您的需求或疑问

我们将在1个工作日之内回复

客服专线:180-3303-9821

腾讯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加入BEST
合作机构
帮助中心
会员权益
隐私保护
法律说明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BEST学院
微信公众号
集势全球
开课城市: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苏州 成都 杭州 青岛 天津 厦门 长沙 武汉 南京 贵阳 洛阳 郑州 

© 2024 BEST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169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