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职场不易,其实并非难在工作量,或者难在专业能力,而在于内心的不易。本文分享三则朋友的故事,告诉那些坚持正念、向上努力的职场朋友,要给自己找到继续的支撑点。
三则身边的故事
一、高标准成另类
一位朋友最近非常苦恼,跟我吐槽说公司里做事标准太低了,很多人都在混日子,自己对工作一直以来都高标准交付,反而成了另类,甚至领导还在表扬和提拔那些明显糊弄工作的人。
尤其是最近各部门提交工作报告,他非常用心准备了数据、反复论证,做了一份很详尽的报告给总经理,没想到总经理说:“你做这么详细干什么,别的部门都不是你这样的,难道要所有部门都改成你这样的?还是你按他们的来修改一下吧,大家保持一致。”在了解其他部门的报告后,他都快崩溃了,都是两三页很简单的罗列一些早已经做好的工作,根本没有建设性意见。原来领导是怕他做得太好,而让别的部门难堪。
他觉得很委屈,一心为公司好却也挺累,接下来是该随波逐流舒服过日子,还是坚持自己的方式把工作尽量做好呢?
以我对这位朋友的了解,他沟通能力非常好,待人处事都广受好评,带领的团队也成长很快,他希望公司能变得更好,所以工作非常认真,总是尽力做到最好。但整个公司氛围在一个没有向上想法的领导带领下非常沉闷,谁做得多了、做的工作质量更好了,反而像是给其他人带来了麻烦。
我告诉他一句话,是IBM的创始人托马斯.约翰.沃森说的:“追求完美即便遭遇失败,也好过因为以不完美为目标而收获成功。”
朋友听完哈哈大笑,压力顿消,说道:“其实按照我的做人准则来讲,我没有办法告诉自己对工作糊弄了事,就是看到公司里以低标准为正常,我感到着急,公司基础这么好,会被折腾坏的。我也想明白了,别人怎么看我不管,把自己做好,对自己有个交待就行。”
二、遇到折磨人的领导
另一位朋友被上级折腾得直呼要熬不下去了,每天都想提辞职报告。她的上级从来都不做决策,遇事就拖,出了问题就甩给他,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案能来来回回改十几遍,有意见从不一次讲清楚,总是让下属来猜。
朋友为了帮领导做一个PPT,周末一个人在公司加班,过程中发给领导审核,微信不回、电话不接,直到晚上21点左右领导才回话改一些无足轻重的字眼。她觉得自己都快要疯掉了,状态差到了极致,又不能顶撞领导,就只能在半夜开车回家路上跟自己老公倒苦水。
很多次都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做成的工作,领导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意见,简单的事情反复调整,她的状态在类似的这种消耗中变得非常差,情绪起伏不定,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应职场工作了。
我跟她介绍了一个关于适应力的概念,这是《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系统思考的泰斗德内拉.梅多斯提出的:
适应力(Resilience)在工程学、生态学或系统科学领域有很多种定义,如果形容一个人,适应力指的是他快速恢复的能力,包括力量、精神、幽默感或其他方面。短期的震荡、阶段性的发作,或者周期性的兴衰、高潮与崩溃、都是正常状况,而适应力可以使其复原。
更有意思的是,一直保持恒定的系统(人)恰恰是不具备适应力的。
说到这里,我提醒她:你现在到了情绪的临界值,讨厌上级、讨厌工作、怀疑自己,其实就是启动了适应力,那些一直没什么波动的人反而不具备这个能力,你会调节过来的,当你适应了这一次的状态后,适应力又加强了,这是好事情。
她瞬间高兴了起来,的确出现过很多次这种状况,工作中又自己慢慢平复下来,原来说明自己拥有很强的适应力啊,于是决定要去大吃一顿犒劳自己。这就是很好的转变,开导她的话听进去了,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状态持续恶化下去。
三、身边有人在挣大钱
另一个朋友在职场中也陷入纠结状态中:有同事利用公司平台资源跑私单,或者公司不做的小单自己接过来,一年下来居然买了房。
要说挣钱谁都想,但突破底线的钱到底挣不挣?挣吧,突破自己价值底线;不挣吧,看到别人挣钱心里实在是羡慕。
他是一位非常敬业、正直的人,但天天听到某某某今年又赚了,这种杂音的确扰乱了心境,加上公司两三年没有涨薪水了,自己身居要职却没有那些跑私单的人挣得多,心里略微有些不平衡。
听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建议,因为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就问他:“如果你接私单,以你的职位和资源肯定能挣很多钱,你只需要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路自己去选。但我必须要提醒你的是,投机的收益迟早会丢出去的。”
他仔细想了想,说:“我还是接受不了他们的做法,其实工作了15年,从基层打拼到现在,我全心全力都想的是工作上的事情,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的确听到别人的事情让我不平衡了,但我不是这样的人,路不一样,所得也不一样,我还是做让自己心安的事吧。”
疫情下收入受到了影响,这位朋友却工作状态持续提升,更加专注和敬业,终于获得了关键性的一步提升,我想这就是问清自己、安心做事的价值吧。
支撑点怎么找?
举出这三个在我身边发生的例子,就是想告诉职场朋友们,工作中总会有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外部的诱惑,甚至产生对自己的质疑,但想要挺过去,把路走好,就要懂得给自己找支撑点,哪怕一切不会改变,也要让自己心安。
我认为支撑点要从两个方面去获得:
第一、正向观点
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正向观点的力量所激发,每个人其实都很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正向的观点往往容易隐藏起来,尤其是在受到质疑、诱惑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提醒自己有哪些正向观点是与自己内心价值观匹配的,把他们“挖出来”,看着它们,方向就很清晰了。
稻盛和夫先生在《干法》中讲到了很多自己拥有正向观点而转变人生的故事。其中一个叫作:“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他说,自己原本也不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认为遭受苦难的考验简直不能接受。大学毕业后,稻盛和夫进入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松风工业,就连公司旁边的商店店主都用同情的口吻跟他说:“你怎么到这儿来了,待在这样的破企业,老婆也找不到啊!”不到一年,同期加入的大学生就相继辞职,就剩下稻盛和夫和另外一名大学生吗,他俩也不想在这个企业做下去,考上了一个干部学校。但是所需的户口簿复印件家里一直没有寄来,他无法入学,后来才知道因为哥哥很恼火:“家里节衣缩食把你送进大学,多亏老师介绍才进了京都的公司,结果你不到半年就忍不住要辞职,真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哥哥气愤之余就拒不寄送复印件。
最后就只剩下稻盛和夫一个大学生留在了这破败的公司。烦恼过后,他下了一个迎来“人生转机”的决断:先埋头工作,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当前的本职工作中来。
在拼命努力过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不到25岁的毛头小伙子,并非无机化学专业,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为了无机化学领域崭露头角的新星。(部分摘自稻盛和夫《干法》,机械工业出版社)
从稻盛和夫先生的故事中,经常可以看到,在许多人生的转折点、研发新产品的瓶颈时、管理团队遇到阻碍时,他坚持了正向的观念并坚定行动,改变了状况。
第二、拥有良师益友
人难免都有彷徨、退缩、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酒肉朋友,而是能把你从漩涡里拉出来的良师益友。
一定要找到这样的人,他们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 保持联系,但并不会经常和你联系;
• 对于你的问题求助,他会站在向上拉的角度来帮助你,而不是随声附和;
• 他做人做事的方式是值得称赞的,哪怕你有时候觉得他有些迂腐,但对这个人是从内心深处认可的;
• 他能给你力量,因为你信任他的话。
人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内心所信奉的道理与所做事项一致的时候,但眼睛却能看着别人的做法,当别人的做法,甚至太多人的做都与自己不一致的时候,就容易退缩和怀疑自己。要学会给自己找支撑点,告诉自己继续的理由,也是一个对自己认可的强化。
即使再优秀的人,也会有泄气的时候,有低谷,有烦恼,但他们总是能停下来找到自己的支撑点,再奋力向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作者:胡浩教授简介
广受推崇的企业管理落地式辅导专家;
担任多家上市集团公司管理顾问;
公众号胡言非语创始人;
中国电气行业服务平台创始人;
曾任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
清华领导力中心、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资深授课教授;
福布斯中国专栏作家,管理的常识知识合伙人,21世纪知识合伙人,世界经理人专栏作家,三茅人力资源专栏专家,头条号专栏作家。
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推选“抗击经济严冬资深管理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