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工作中的管理问题,其实也是一幕幕冲突激烈的“戏剧”,面对这些“戏剧冲突”,管理者该如何应对?今天,小编就带你一起用表演的思维,将“日常问题典型化,典型问题案例化,案例问题场景化,场景问题尖锐化,尖锐问题戏剧化”,有效提升领导力。 萃取“剧本”,助力“演员”的诞生 “手眼耳脑”齐并用,现场教学忙不停 一张“雷达图”,让学员能力一览无余 本文是2019年6月推送的第3篇干货,计4200字,阅读时间7分钟。
文 | 叶挺 原老板大学高级培训经理
来源 | 《培训》杂志6月刊
当我们还绞尽脑汁疲于从外部匹配知识技能,来帮助内部员工达成业绩目标时,却发现“能力提升”与“业绩表现”其实呈非线性相关。 传统领导力培训不仅难以与企业理念及管理文化契合,且受训者需要在“课堂”与“工作”两个角色中不停切换,无法将实际管理问题真正放到课堂上反复实践,或是收效甚微。
老板电器旗下老板大学联合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成立项目组(以下简称为“项目组”),共同开发了新型领导力培养方式——“管理剧场”。
该方式将团队管理中的真实问题和案例进行提炼加工,以戏剧表演的形式,为每一位学员量身定制“管理体检表”,让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度可量,有迹可循”。
01
萃取“剧本”
助力“演员”的诞生
项目组首先对老板电器全国83家分代理公司的中高管进行了全面调研,挖掘优秀管理者在团队管理中的主要工作项。
经过数据汇总与分类,将此层级的管理任务分为4种类型——对人激励、对事协调、对内变革、对外沟通。并以大量具体的实例为依据,分析成功行为模式,设立相对应的训练场景,帮助参训学员更好地适应“管理”这一角色。
“四大剧场”培训内容
“剧本式”萃取 ,峰回路转
传统的企业案例萃取方式多以“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为、结果)、“5W1H”方式进行访谈与提炼。
为了配合“管理剧场”的案例提取与编写要求,项目组经过反复研讨,将戏剧剧本中的“起、承、转、合”等元素与传统案例萃取方法相结合,形成“剧本式”案例萃取模式。
“剧本式”管理案例萃取模版
另外,传统管理案例多以叙事的方式来描述,突出对事件结果的反思和经验的总结。而“剧本式”萃取法则突出对于矛盾冲突的挖掘和还原。从管理冲突中“人”“事”“场”三个方面同时展开,使描述和解读更全面。
从“承接”期团队士气低潮、凝聚力崩塌;到管理者举措反复实践“治标不治本”;再到“转折期”看似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可是仍然陷入“死循环”的管理困境。“剧本式”的叙述方式把管理窘境真正描述出来,让写案例的学员感到“疼”,让他们真正带着问题和困惑来。
3步走,还原真实场景
项目组根据“剧本式”案例萃取模板,按照以下流程,还原真实场景。
收集案例作业
要求参训学员提前1个月思考与梳理自己在工作管理中的问题,同时要求他们与直接上司进行沟通,提交2~3个“管理案例作业”。
场景归纳分类
收集到160份案例作业后,项目组专业人员将其进行归纳——从场景、问题、员工性格3方面分类。
案例场景分类
首先对案例作业进行甄别分类,将具体的案例问题(人事管理问题/内部架构调整问题/市场运作问题)对应到相应的场景剧场(“对外、对内、对事、对人”四大剧场)中作为原始素材。
同时,对特别典型且极具价值的案例提出挖掘建议,通过“一对一”电话访谈将矛盾与冲突细节详细还原。
接下来,本着案例“取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原则,项目组将性格相似的员工所暴露的问题整合到一个案例中进行加工,或将类似的团队纠纷和冲突问题加以糅合,方便教学的同时也加深学员了解。
撰写剧本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老师对企业案例进行剧本化创作和艺术加工,为后期企业内部进行模拟和相互演练提供标准化“场景剧本”。
02
“手眼耳脑”齐并用
现场教学忙不停
剧本模板与场景还原结束之后,项目组接下来运用“四段式”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通过“红红脸”“照照境”“开开脑”“对对标”,让学员在比拼、反思与学习中全面提升自己。
“红红脸”,学员现场大比拼
项目组随机抽取场景案例与学员,要求学员先按照平时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演示一遍,其中有2~3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实时记录现场每个细节(全景、学员特写、演员特写)。
当现场遇到“阻碍”或“卡壳”时,摄像组通过快速剪辑技术,迅速重现“案发现场”。学员通过回看技术录像,寻找问题根源,并与本组成员共同商量对策。几分钟调整后,学员带着新的对策再次“披挂上阵”,进行实践模拟。
无论是实际参与情景模拟的学员,还是观看教学的学员,都会不同程度反映出各部门所特有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水平。
学员在现场可观摩到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借助统一规范的评分量表评估结果,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从而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照照镜”,倾听对方诉求
在戏剧理论中有“第一自我”和“第二自我”两个概念。
“第一自我”即本我,指自然人的生命形态;
“第二自我”即理性的“我”,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自我理性认识。
但其实,“人性的自我”与“社会化的自我”无论在认知还是行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如何更好地看到自身在“领导”这一角色中的“第二自我”呢?“演员”就是管理的“纠偏镜”,纠正学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为偏差。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领导的某些行为或言语难免失当,而自身却没有意识到。长此以往,团队成员的不满情绪会持续积累,影响整体凝聚力与执行力。
在“管理剧场”中,学员通过实际的管理场景模拟和体验,真实反映自己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领导风格。表演学专家根据录像回放,寻找学员在案例处理过程中的“死结”,并要求学员对其行为和言语做出解释。
“开开脑”,丰富管理学知识
管理学专家针对学员在情境模拟中所采用的管理策略,以及领导力量表测评中发现的弱项问题,结合管理学知识进行综合辅导与培训。
比如,通过典型的4类员工(有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无意愿、有意愿无能力、无意愿无能力),结合权变理论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最佳的管理策略,方能成功转化。
当学员真正接受过“挫折”,体验过“失败”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管理知识的“科学性”与管理实践的“艺术性”两者如何相得益彰,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
“对对标”,拓展眼界与思维
在管理剧场的点评导师阵容中,除了表演学和管理学的教授之外,老板大学专门邀请了某著名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从管理实战的角度进行点评;同时,将本次培训的学员整体领导力水平与行业标杆对比分析。
行业标杆对比分析
“学先进,找差距,定标杆,谋赶超”,帮助学员更有效地拓宽了管理思维,提升对复杂问题的感知度与敏锐度。
03
一张“雷达图”
让学员能力一览无余
培训结束后,项目组结合每位学员在四个场景中的表现,以数字化的形式定制“领导力雷达图”。
领导力雷达图
项目组针对每位学员的管理问题形成“领导力评估报告”,将其作为高潜人才选拔的依据。
领导力评估报告
在报告中,除了对学员综合领导能力进行数字化评估以外,还详细列出了每位学员在各场景中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优劣势,管理学及表演学导师现场给出点评和改进意见。
另外,项目组会要求学员针对不足,设定个人改进计划,并定期跟踪和评估提升效果。
最后,项目组还将参训学员的领导力评估报告汇总后交到学员上级领导、干部考核部,要求相关部门与领导给出岗位安置与培养建议,全方位监督和促进学员的发展与提升。
管理剧场是一种将管理学、心理学、表演学等多学科知识跨界融合的新型领导力培养方式。其特点是用实战的方式将参训学员的管理弱点实实在在地“打出来”,真真切切地“摆上来”,并用数字化的方式量化与评估这些“软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更快速、方便地盘点内部高潜人才,并做到批量化、定制化地训练培养,提升一线指挥官的“作战指挥力”。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6月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BEST”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