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 1 —
目标和计划
30岁了,还没有形成自己在职业领域之中的核心竞争力,很焦虑,该怎么办? 在这个年纪,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先确定目标,找到自己想要什么。 一旦有了自己的目标,所有的注意力,就会聚焦在目标上。 没有目标,就没有战略;没有战略,就没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行动。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向都不会是顺风。 人最大的进步,来自于日常工作的复盘总结、计划、开放的心态。 没有复盘,人就会在一个错误的地方,重复的犯错,没有经验积累。 没有计划,人就不知道自己未来将去向哪里,每走一步,都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做不了长周期的计划,可以做短期的,哪怕是一个月的计划,都比没有计划好得多。公司,是一个系统,系统之中有很多要素构成,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但是抽象来看,提炼出关键要素,则是: 很多时候,你的选择对还是不对,要看你有没有在公司系统里围绕四个关键节点占据关键要素,找到一个生态位位置,一个角度。 在这个位置上,你可以持续地为公司提供产出,可以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且持续地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这才是你可以领取工资,升职加薪的原因。先找到一个擅长的能力内核,你擅长什么,只有你最清楚。 多出去走走,接收一些讯息,见些人,发展方向不是在家里面对电脑,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是经历、见识、见过的人、做过的事、走过的路,一系列轨迹慢慢指向浮现出来的那条模糊的路。 如果淮南的人就在淮南,淮北的人就在淮北,永远不知道彼此,他们都会以为自己眼中的世界就是世界。然而,一旦他们走出去之后,交流之后,才发现了信息差。 才发现原来世界上,不只有橘,还有枳,再后来,还有橘汁、水果茶、罐头等一系列的发展方向。 这些能力发展方向,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找到能力内核发展方向之后,去一个蕴含更多机会的空间,并扩大相邻空间。 你想开车,那么你需要先打开车门,插上钥匙,在这之后你才能踩油门。 在你打开车门之前,是不可能直接踩油门的,这两件事情不相邻,你就开不了车。 而当你打开车门、插上钥匙之后,再踩油门,这时相邻可能成立,你就可以很轻松地让汽车往前开了。 因为从三四线城市来到一线,原有的空间会急速膨胀,相邻空间的版图瞬间扩大,可能性机会变得更多。 转岗也一样,转岗不是只看薪酬有没有增长,更重要的是看资源要素背后的相邻空间有没有扩大。 先找到一个擅长的能力内核,也就是利用已有资源,在边界部分寻求突破。 如果没有擅长的东西,那就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花几年时间培养一份技能,作为内“核”。 你获得的任何可能性,大概率是从和你相邻的空间得到的。
— 2 —
自信程度
如果你想了半天,觉得我好像这辈子跟着谁混混,能吃口饭就挺好的,我也没什么大期待。 那你职业规划的时间单位就相对会小一些,看得也比较短一些些,能抓住什么就抓住什么。 但如果你对自己能力和未来成就的自信足够大,那你就要下一盘大棋,以更长的时间轴来思考做事的方法。 所以,你的自信程度和格局大小,决定了你的未来发展高度。如果今天有一个人,已经60岁退休了,他回顾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在50岁的时候创立了一家年收入30亿的公司。 那么他如果提前知道了这件事,再回到18岁他会干什么呢? 他可能会想,我在50岁的时候要成就一个30亿的公司,但我其实可以成就100亿的。 虽然学理工科可能不挣钱,但他心中不怕,因为他知道自己在50岁的时候就能赚30亿了。 于是,到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就去找了一个非常底层的,叫做精算师的工作。 他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积累50岁时所需要的能力,虽然可能并不赚钱。 是因为他自信,他在50岁的时候能赚30亿,这种自信来自于什么? 那么,当你站在18岁的节点,如果让自己来导演这一生,你觉得自己能在50岁,40岁,30岁的时候做些什么? 以前但凡有人来问我,我的儿子报什么专业好?我都会推荐他学数学。 比如,如果家长的心态是想让孩子找个高薪工作好养活自己,那我就会推荐他学计算机。 越是富有的家长,越想让孩子去学艺术、学历史,去把时间花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 烙饼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再怎样改变它也有个限度,锅的大小就是它的限制。 更深层次来说,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格局的大小,对自己自信的程度大小。 所以,你对自己的未来能有多大的信心,这决定了你未来发展的高度。
— 3 —
Ego
Ego(自我),是进步的最大阻力。 我是逐渐有这个体会的。 直到前段时间看到傅盛的一篇文章,再次产生强烈的共鸣。 “Ego 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你的本能就是总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就怒了; 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 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面对现实,而是充满了“我我我我”——这就是ego 的障碍。” 在做课程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文字,要求非常高。非常非常高。 我给出的东西,在案例、起承转合、情绪、长短句搭配、标点符号、分段、层层推进、甚至用“推”还是用“敲”上都花了大心思。 所以,我写东西非常慢。 写完之后再删,删完之后再改。 4000 多字的初稿,精磨成2000 多字的文章,交给得到编辑团队。 “这篇文章太棒了,非常完美,但如果一定要我鸡蛋挑骨头的话,如下99点,请修改。” 你知道我在5 条逻辑线中间取舍后选择这条的30 个原因吗? 可是,我这么回复真的是因为觉得这样的表达是完美的吗?我带着情绪这么说,现在想来,那是因为心中的“Ego”(自我)。 我不接受别人说我错了。 我更不会接受自己认为自己错了。 我更更不接受花了那么多时间写的东西,还是被认为是错的。 我似乎可以飘在空中,看着一个叫做“刘润”的人在读编辑的建议。空中的我完全没有情绪。 我心平气和地理解编辑的建议,推测提建议时他的思考路径,他们在会议室里讨论时热火朝天的场景,甚至会忍不住笑出来。 刘润问:那改不改? 我会微笑着告诉“刘润”: 改吧,改吧。就算改不改都可以,只是习惯问题,但是你改了,就能激励编辑,让他觉得自己的建议有价值、被接纳了。 虽然你花了更多的时间,但是你会收到更多的好建议,把课程变得更好。我的小伙伴们帮我整理公众号文章时,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有的小伙伴冷静地阐述为什么不能改,然后静静地改回去。 这些“不愿改”背后,当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其实很多仅仅是因为“Ego”的情绪: 这种“不住在自己心里”,我不是“我”我是“他”,心中没有自己、只有目标的状态,是很难修炼的。 这是为什么古人说“60 而耳顺”。为什么到60 岁才能耳顺,不跳起来? 因为你需要先花20 年建立“自我”,再花40 年战胜“自我”。我祝愿我的小伙伴们,祝愿同学们,祝愿你,都能早日战胜自我,“旁观自己”,不用等到60 才耳顺。
最后的话
当你以一生为周期,看到的是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看到的是规律。 如果你以天为单位,什么也看不到,就只能寄望于奇迹和运气。 而能不能意识到机会,往往和你对自己的认知深度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