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这是一个属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拥抱互联网,如果说第一阶段是传统行业守住家门,不断被互联网颠覆者们“踢门”的话,那么接下来将会迎来的第二阶段的是打开城门,向互联网进军。那么,究竟如何进军呢?什么是“互联网+”呢?如何加呢?传统的制造业如何进行模式转变?传统的零售业如何开展新的营销?都是传统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马云的话说的好:你不革命,别人会帮你来革你的命。所以,不要等别人来了,你是否应该先行动起来呢?
课程目标:
1、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理念及发展趋势
2、掌握“互联网+制造/零售”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的模式变革
3、学习互联网下传统行业应对策略。
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生动且具有实战意义的案例,将对你的思维带来新的冲击和启发,讲师语言生动幽默,多次达到“全场无尿点”的效果。
课程大纲:
前言:从两场著名的赌局说起
赌局一:2012年12月王健林VS马云
赌局二:2013年12月董明珠VS雷军
“互联网+”VS“+互联网”
一、互联网的基本理念
(一)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的三大特点
1、去边界化
2、去中心化
3、去中介化
(三)互联网的基本商业逻辑
用户价值=创造价值(设计+制造)+传递价值(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二、去中介化的渠道革命
案例:小米盒子背后的商业逻辑
案例:京东和苏宁之争
(一)渠道变革思维一:免费思维
(例:上海地铁站的爱心捐助)
1、基础免费、增值收费
(例:163邮箱)
2、短期免费、长期收费
(例:淘宝)
(例:史玉柱的征途)
3、免费体验、其他收费
(例:360杀毒软件模式)
4、硬件免费,软件收费
(例:华数电视)
5、自己免费,第三方收费
(例:打火机如何降低成本)
思考:四川航空的资源整合模式
(二)渠道变革思维二:平台模式
视频:马云辽宁卫视视频
1、平台模式的基本构建方式
(1)价值体验:找到你能够为别人提供的服务内容
(2)盈利模式:划清“谁付费”、“谁补贴”双(多)边关系
(3)制度体系:设计一套吸引流量、提升用户粘性的生态机制
(4)构筑生态圈:构建庞大生态系统,“贩卖”人脉资源
(例:老大妈私房菜)
2、平台模式对渠道带来的冲击
(1)冲击信息流
(例:红星美凯龙)
(例:中国钢铁现货网)
(例:阳光舌尖)
(2)冲击资金流
(例:打车软件和红包)
(3)冲击物流
(例:菜鸟物流)
综合案例:辽宁省建行的“互联网+驾校”模式
三、去中心化的产品革命
(一)产品变革思维一:个性化(用户主权)
1、个性化(C2B)——用户主权
(1)个性化定制
(例:矿泉水瓶)
(例:服装生产)
(2)柔性化生产
(例:戴尔电脑)
(例:红领服装)
(例:丰田汽车的零库存)
(例:淘工厂)
(3)社会化营销
(例:小米参与感)
(例:印象舌尖的营销案例)
2、单一化(专注)——打造爆款
(1)好不好:是否是百分百诚意做产品;
(2)值不值;能否给客户一共有诚意的价格;
(3)听不听;是否愿意倾听客户对产品的意见;
(4)改不改;听了以后时候愿意更新迭代。
(例:罗永浩的锤子手机)
3、情感化(逼格)——粉丝情结
(例:小米——为发烧而生)
(例:苹果——跟着我改变世界)
(例:锤子——天生骄傲)
四、去边界化的大数据服务
(一)什么是大数据?
(二)大数据的商业意义
1、挖掘用户行为数据和潜在需求
(1)表象数据
(2)心理数据
(3)性格数据
2、开展精准化、低成本营销
3、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变革商业模式,引领时代潮流
(1)数据资产化
(2)制造服务化
(例:汽车制造商仅仅是生产汽车的吗?)
(例:服装生产生仅仅是生产服装的吗)
(3)生产智能化:云计算+3D打印+传感技术
(例:智能家居)
(例:可穿戴设备)
(例:无人驾驶汽车)
(例:3D打印)
每一类企业因其行业、发展历程和战略规划的特殊性,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和核心的能力,成功的企业都善于通过组织学习,不断传播和重塑文化,持续提升和再造核心能力。专题内训定制课程致力于培养企业当前经营发展最急需的素质与能力,针对业务发展中面临的核心需求“量身定制”,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竟争环境、发展状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人员特性等因素、授课讲师、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均依企业的的特性需求灵活设置。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可以培养人才, 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源自我更新能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自我超越。因此,为满足企业的内训需求,精心设置企业内训课程体系,努力实现BEST管理学院资源与社会的有效结合,使国内的企业能较少的投入获得针对自身企业的定制化培训服务。
以企业现状为基础,根据企业阶段需要定制企业内训计划,结合企业内训所有达成的绩效指标,落地实施安排授课时间和地点,最大限度地切合企业实际需要,确保更实更精确的培训效果。阶段性训练过程中我们还将为企业客户提供了一个持续交流的平台,可在独立的培训课程基础上对企业提供跟进咨询服务,帮助公司全面诊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让企业用户以企业内训的成本获得管理咨询的成果!